在万千“汪迷”期盼中,人民文学出版社倾力打造的《汪曾祺全集》于2019年1月出版。该全集收入迄今为止发现的汪曾祺全部文学作品以及书信、题跋等日常文书,共分12卷:小说三卷、散文三卷、戏剧两卷、谈艺两卷、诗歌及杂著一卷、书信一卷,并附年表。共400多万字。
汪曾祺从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其创作生涯历经半个世纪,跨越两个时代,在小说、散文、戏剧、文论、新旧体诗等方面皆取得很高艺术成就。他的作品深受中外读者喜爱,也是文学研究者普遍关注的对象。为此,人民文学出版社发动社会力量、组织专家学者,钩沉辑佚、考辨真伪、校勘注释,以8年时间编辑出版这部《汪曾祺全集》。
据介绍,比较北师大版《全集》,人文版《全集》收文更多更全。不仅收入汪曾祺创作的文学作品,也收入了他整理的民间文学作品;不仅收入迄今发现的全部书信,还收入了书封小传、题词、书画题跋、图书广告、思想汇报等日常文书。可以说,《全集》收尽汪先生全部文字著述,而且每篇都有题注。
全集中的文学作品,以最初发表的报刊版本为底本(少量未发表作品以手稿、油印本为底本),以作者生前自己或他人编订出版的、比较优良的作品集或手稿作为参照校本,进行校勘,改正文字的错、漏、衍、倒置及标点错误,确保为读者提供一个原汁原味而又编校精良的汪曾祺读本。
举个例子,《侯银匠》有一句“老大爱吃硬饭,老二爱吃软饭,公公婆婆爱吃焖饭”,历来市面上各种版本都是“吃焖饭”。编辑通过扫描原稿放大了看,发现“焖”字实应为“烂”字。汪先生手稿常是繁简夹杂,此处应该是繁体的“爛”,右边的“门”字给简化了;而且从上下看,“硬”“软”描述的都是米饭的软硬程度,“烂”比“软”更甚一层;如果是“焖”,忽然变作煮饭的方式,逻辑上也不对——一字之易,颇费思量。而类似的情况太多了,许多字难以辨识,编者经常要跑不同的图书馆去找另一份同期报刊,互相对照以确定一个字……所以,为什么“全集”编了这么久,这可能就是答案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