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李尔王》重新定义莎士比亚

2019-01-04 08:25 北京商报

由国家大剧院与北京李六乙戏剧工作室联合制作的话剧《李尔王》将于1月26日-2月2日再次登陆北京舞台。据悉,《李尔王》是国家大剧院继《仲夏夜之梦》和《哈姆雷特》之后,制作的第三部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在导演李六乙看来,“重新认识莎士比亚,是这版《李尔王》的亮点之一”。

避免落入“书斋剧”窠臼

作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取材自古代不列颠的传说。近年来,《李尔王》的艺术价值不断被各国的戏剧人和学者反复探讨并加以挖掘,其重要性也被重新界定,甚至被推为“四大悲剧”之首。《李尔王》丰富的精神内核同样吸引了导演李六乙,他曾多次提到:“重新认识莎士比亚,是这版《李尔王》的亮点之一。”如果说从剧本的翻译校对进行“重新认识”是为了还原400年前莎剧的韵味和本质,那么对《李尔王》主题思想的重新梳理和认知则是让这部经典走进当下,赋予其令人深思的现实意义,而避免落入“书斋剧”的窠臼。

李尔从一国之君变为绝望老者,从万人之上落入众叛亲离,他的一生同时囊括了与神比肩的无所不能与阶下之囚的一无所有。主演濮存昕通过对人物的细致解读和到位的演绎,将这一大起大落的悲剧形象恰如其分地呈现出来,不过于夸张和流于表面,将李尔作为君主和父亲的双重身份通过情节发展铺陈开来,让观众得以从一个人物身上获得诸多感慨与思考。“观众看戏实则是个交叉点,是真和假之间的交叉点,是演员和角色之间的交叉点,是原著与第二次创作的交叉点。而这个交叉点对演员来说则是不要忘记自我,所以这是我的‘李尔王’,如果换一个演员,那就会是另一部《李尔王》了。”濮存昕说。

注重每一个细节

话剧《李尔王》是国家大剧院推出的第三部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在进入排演阶段之前,该剧的主创及主演们就已经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在排练过程中,李六乙导演不断根据坐排实践对剧本台词进行推敲打磨,完成了文学语言向戏剧语言的转变,这不仅对话剧《李尔王》的舞台呈现极为有益,同时也拉近了莎士比亚这位文学巨匠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在当晚的演出中,通俗化、大众化的语言让《李尔王》原作中晦涩、复杂的情节变得易于理解,也让演员们能够更好地将这部经典中权力、欲望、伦理等宏大的主题细腻流畅地演绎出来。

国家大剧院特别邀请了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台词指导为演员进行台词训练,皇莎剧团艺术总监格利高里·道兰介绍道:“在话剧《李尔王》的前期准备工作中,濮存昕、卢芳、赵岭和罗巍参与了皇莎剧团工作坊中的声音及台词训练,李六乙导演和杨世彭教授与皇莎的演员们共同探讨了莎剧文本中的细节,以及莎翁置于语言中的线索。这次在舞台上所呈现的新译本,就是李六乙导演和杨世彭教授参与‘莎剧舞台本翻译计划’的工作成果。”

仍需拓展新受众

“就《李尔王》想表达的思想来说,我们希望让观众看到这部经典从历史走向当代。”李六乙导演说道。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不列颠国王李尔跌宕起伏的命运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撕裂与挣扎,王室家族的内乱则让这幅罪恶丛生的图景以及图景上善恶正邪的人物群像跃然舞台之上,当小女儿柯蒂丽亚率兵救父、与李尔再次相见时,这道充满了爱和恩典的温暖之光仿佛照在了每个人的心上。然而,柯蒂丽亚最终兵败被害,李尔在人性复得之后却失去了拯救自己的“福音”,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注入的悲剧力量由此显现出来,震撼着每一位观看者的心灵。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目前国家大剧院的品牌形象已经树立,在多年的运营过程中也累积了一批自身的粉丝,针对院藏剧目再次演出使用常规的宣传虽然没有问题,但在过程中也应该考虑不断加入多方向的宣传途径,进一步拓展观众群。例如,可以结合微信公众号以及自媒体人等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另外,就目前研究显示,大学生对于戏剧的喜好程度也在不断提升,选择校园推广也将拓宽观众面。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