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天开海岳》走进大桥建设者内心的书

2018-12-28 09:26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不仅是中国交通建设史上的里程碑项目,更是改革开放40年成果的有力见证。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长篇纪实作品《天开海岳——走近港珠澳大桥》中,作家长江深入港珠澳大桥工程内部,从多方访谈和作家亲身体验出发,聚焦新时代建设英雄的使命担当,讲述了这座被国外同行列入“新世界七大奇迹”工程的建造始末。

作者说,希望记录成功背后的拼搏

“这本书真正鼓励了我们的一线建设者,可以说走进了建设者的内心世界。”作为书中所写人物之一的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在该书发布会上坦言自己在阅读中深受感动,“建设的过程确实非常艰难,长江这本书真实地记录了这一过程。”

长江写港珠澳大桥,起初是因为要做央视《新闻调查》节目。因为最初无法亲历,无法亲眼看到,就只能靠报道,看了很多相关报道。但是很多事,特别是很多关键的细节,都是“他人的眼睛”。“要不是后来我一个个地重复采访,一个人一个人地重新回顾,面对面,我可能又要被自己的‘轻率’给坑了。”

在深入采访的过程中,长江听过无数的喝彩与掌声,“而我更想做的,是透过成功的喜悦去记录大桥建设者们背后的拼搏、艰辛、担当与坚守。建设过程充满魅力,诠释尊严,更紧紧抓住了我的心。”

为什么关注过程?长江发现,当时针对港珠澳大桥的相关报道,很少有描述过程的,大家都只说结果,并且过程描述中也有错误。“如果不把这个过程写出来,一路走过来的英雄的含金量是折损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会给历史留下误读。”

如港珠澳大桥的首次对接,长江后来采访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项目部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大桥管理局的“大当家”朱永灵,以及从工程总监到岛隧工程设计总负责人、具体施工方面的副总经理,得到的“最真实的说法”都是“第一次对接不能算成功”。

为此,长江在书中以《暗埋杀机的“5·2之夜”》这看似“扫兴”的题目开篇,并不是故意去“挑什么刺儿”,而是必须。在长江看来,港珠澳大桥如果真的是我们中国人一出手就成果累累,掌声鲜花,那也太容易、太轻松了。“如果我就这样写,心里过不去。因为那是对大桥建设艰难的弱化,是对英雄含金量的折损,更是对建设者长期付出的巨大努力——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步步惊心、脚脚涉险,也包括一次次令人绝望的挫败和险些失败,有意无意地模糊。那注定要给世界、给国人,特别是给历史,留下星星点点的致命错觉。”所以才有了充满坎坷却无比真实的《天开海岳》。

她这样写高科技:给混凝土吹空调是吃冰棒

从记者到作家,长江将自己的一线采访经历、职业敏感、对重大题材的把握等融入作品中,使得《天开海岳》成为一部有着强烈现场感的作品。

《天开海岳》并没有从港珠澳大桥如何重要、历史是怎么回事拉开架势来写,而是从普通老百姓对大桥的关注切入,通过采访者的一个个问题来解答。

长江用多点提问的方式,回答了很大篇幅都不一定能说清楚的问题。比如,港珠澳大桥为什么要修建?桥建完了给谁用?用得上吗?会不会漏水?为什么寿命定在120年?长江充分发挥调查记者的优势,带着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与建设者们展开交流对谈,带着问题去抽丝剥茧、层层推进,直至答案出现。

在《北京文学》杂志社社长杨晓升看来,这种追问式的写作拓展了报告文学应有的广度、宽度和厚度、深度,使得作品更加厚重、真实,同时也使作品显现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思辨性强的特点,这样的作品更加真实、客观,更能接受历史的检验。

“她的采访永远是在对话之中,但她选择的是比较精准的对话。首先是跟采访对象的对话,然后是跟读者的对话。报告文学很容易写成居高临下的灌输式的,而她选择的是你听我说的交流,像做节目那样一种说的姿态。”《光明日报》文艺评论版主编王国平认为,从整个作品中,可以看出长江身为记者型作家、作家型记者的融合特点。

如何把高精尖的科技通俗化,让其体现知识性,让普通读者读得懂、读得进去,而且有兴趣读?对此,长江通过一系列通俗形象且浅显易懂的比喻进行了尝试,比较巧妙地将“专”和通俗易懂结合起来。比如,谈到焊缝探伤、超声波共振等高精尖技术,她这样写道,撕钢片就像撕纸张一样;沉管的预制厂给混凝土吹空调是吃冰棒,要在比较低的温度下浇制成功才能用在海底……读者阅读时就会有非常形象的体会。

作者与编辑一起“奔跑”,共同完成挑战

“大桥通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本书就出来了。”在作家鲁敏看来,对重大题材的介入,敏感、敏锐、敏捷的反应速度,不仅是报告文学这个文体的反应速度,“也是整个出版社从策划到出版,包括作者本人的笔力和脚力的综合体现”。

“我要写一写中国人,写一写建桥人。”我们现在看到的《天开海岳》一书,是长江在短短40天的时间内赶出来的,从接到任务到交稿,“现在想想都不可思议”。长江笑言,自己是被人文社“赶鸭子上架”。

最初长江投稿《当代》杂志刊载,杂志主编孔令燕与长江相识多年,看完之后希望把这部作品单独出版。“把建设这个伟大工程的艰辛过程和那群伟大建造者的精神、事迹,更进一步地宣传和推广,让我们这个时代来见证这个奇迹的前世今生。”孔令燕说,当时的稿件只有一半不到,还要采访和写作,“我们给自己和长江设立了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

“我当时感觉根本不可能。”长江坦言,这是一部讲述国之重器的书,“技术上的东西真的太难啃了。辛苦在其次,最主要的是时间不够。”

在完成这一看似不可能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采访对象的难度也在其中。譬如如何采访到朱永灵,在此之前他可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媒体的采访。长江不止一次地跟孔令燕说过,他是大桥建设的灵魂人物之一,“如果能够采访到他,我们的作品就真正全面而充实了。”

也许是时机成熟,最终,长江成功采访到朱永灵,并收获了大量独家资料。长江坦言,采访之后,自己内心收获了一种力量,“像种子一样,种到我的心里去。这样一个力量种到我的心里,就是对2万多建桥人的敬仰。反哺给我的就是作为作家和记者永远不要懈怠,永远要珍惜你笔下的每一滴墨汁,要真诚,要为国家喝彩。”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