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弘扬传统文化要剔除“糟粕”

2018-12-21 08:55 中国文化报

在提倡“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热潮。然而,某些公益或商业的“传统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却“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比如所谓“女德班”就不分精华与糟粕,在价值观上造成混乱,受到舆论的谴责。

女德,作为女性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不是不可以研究与倡导。但是,倘若把传统文化中应该剔除的糟粕灌输给今天的成年女性与未成年女孩子,就是贻害无穷了。

据披露,有的“讲师”在授课过程中讲的内容出现了一些宣扬男尊女卑的内容,要求女性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坚决不离婚。女孩子如果将自己打扮得时尚、暴露,就等同于教别人去侮辱她,“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诸如此类,显然是把女性当作“第二性”来看待,完全无视男女平等的时代进步。将歧视女性的“伪道德”包装成为“传统文化”来兜售,是一种精神上、文化上的以次充好,必须予以净化。

弘扬传统文化,必须正本清源,既要让精华内容成为文化范本,又要旗帜鲜明地去其糟粕。这盆洗澡水,我们不能连洗澡的孩子一起倒掉,也不能把孩子反而洗脏了。清浊之间,就在于以新时代的价值观来衡量,尤其要警惕腐朽的因素毒害人们的灵魂!(赵仙泉)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