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士风悠长——陈乐民文心画事

2018-12-10 08:08 文汇报

陈乐民(1930-2008),受过传统的蒙学教育。1953年从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上世纪70年代初转到“对外友协”欧洲处,80年代初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西欧研究所,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欧洲研究所所长,是在中国首倡“欧洲学”观念的学者。其主要著作有《欧洲文明十五讲》《欧洲文明的进程》《20世纪的欧洲》《战后西欧国际关系》等,是中国欧洲思想史、政治史研究的典范作品。

《士风悠长——陈乐民文心画事》是陈乐民先生的书画选集,集中展现了陈乐民先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相浸的一面。传统的“士气”“文人气”已是踪迹难觅,而我们在陈乐民先生身上和他的书画作品中仍然能见到这种精神和气质。

从这些书斋字画中,我们可以窥见陈乐民先生的心路历程,他的人生际遇、志趣胸襟,他的思索与抗争,以及他对国家和家人无言的挚爱。

中国画重在内蕴,如果抽掉了“文”的内涵,无论多么逼真,也是失去了中国画里最可宝贵的东西。这最可宝贵的东西就是书卷气,董其昌说的“士气”,用现在的话来说,就叫做“知识分子气”。

——陈乐民

题跋:作画,画山画水均可敷衍凑合,画竹兰则不能,然亦不可正襟危坐,小心翼翼,需得放开手笔,似乎继有千军万马于前亦视而不见,否则下笔如推磨,即使画得像又何益耶。明人作草书多醉笔,如徐文长、祝枝山者,是写竹兰亦当小醉。元(乙)亥二月。戏作并识。

中国画最重用笔墨色,此基本之技法,不可不知。然则,中国画必为文人画,此与演杂技绝异,若一幅画画得头头是道而通纸俗气,便是画匠。时人书画有此绝症者不少。陆放翁示子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真理岂独作诗为然耶!此理用于诸般艺术皆通。又识。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