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新书《访问童年》上市 重返童年你想说些什么?

2018-12-07 08:34 北京晨报

我们都是从儿童时期过来的,但是我们经常会忘记童年时的梦想与感受,忘记自己只是昔日的儿童。近日,作家殷健灵携新书《访问童年》接受媒体采访。该书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殷健灵通过深入调研、大量采访再现了受访者对童年重要事件的回忆,阐释出童年的经历对一个人一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作品中受访者从1922年的老人到2005年的孩童,年龄跨度将近一个世纪,他们的童年小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一百年的时代变迁,更蕴含着不同时代和地域里孩子们的心灵和感情:虽千差万别,却异曲同工;虽幽微渺小,却丰富而广袤。读者可以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精神故乡,找回初心,发现真实的自己。

灵感 重温童年 经历自我探索

《访问童年》序言写道:这不是一个心血来潮的写作计划。说到创作灵感,殷健灵讲述,前几年,作家张炜因新书活动来沪,她便去他下榻的宾馆看望。不到一小时的见面时间里,谈的都是文学。当张炜表示,一个作家要试着什么文体都写,小说、散文、诗歌、评论、报告文学等时,殷健灵当即说:“报告文学?”因为在固有概念里,这是一种离文学性最远的文体,甚至是一种作家要心存“警惕”的文体。对此,张炜解释道:“写一条狗是报告文学,写一条河也是报告文学。”“顿时,我有醍醐灌顶之感。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就让报告文学拥有了尊严和体面,我从她的笔下,不仅读到了战争、时代,更读到了人的心灵和感情。还有美国‘新新闻主义’代表人物盖伊·特立斯,他使得本该速朽的新闻性文字散发恒久的艺术光芒。”殷健灵感慨,二十多年前,因为职业的缘故,当她开始写一些人物采访文字时,就曾有一个念头:但愿这些文字能熬过一点时间,将来可以值得出成一本书。后来,它们真的出成了一本书。也许就是从那时起,她对真实的人,对真实的生活,对表象掩盖下人的心灵和感情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特别是作为一个儿童文学写作者,她始终关注人的童年,以为那是人性最深层的底色。“《访问童年》是用短篇小说的方式,但写作是非虚构的。”

想法初定,于是2016年年底,殷健灵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出了一封“重返童年”邀请书,邀请陌生人来倾诉自己的童年。殷健灵说,“访问童年”其实是访问一个人的精神故乡,这不仅是因为童年决定一生,更因为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人的一生看似是走向遥远的终点,本质上却是迈向生命的原点。通往童年之路,就是通向内心和自我之路。她试图通过这样的重返,让读到的人经历自我探索的旅程,重新出发。

过程 零碎整合 故事有独特性

“对于每位受访者,我会问他们三个问题:如果我现在邀请你重返童年,你会闪现怎样的念头?永不回返的童年对于今天的你,意味着什么?如果此时的你,与童年的你相遇,会对他说些什么?”殷健灵介绍,她访问了不同年龄的人,年龄跨度将近一个世纪,最年长的96岁,最小的12岁。他们的童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一百年的时代变迁。“我相信,一个人的记忆力也许会减退,但灵魂会记住一切该记住的。因此,我只选取来自真实的灵魂和生命体验的故事。”在筛选人物时,殷健灵最初的构思是寻找不同年代的代表性和典型人物。“我选取人物有三个标准:第一要拥有不同寻常的经历;第二要拥有细腻的感情;第三要有比较流畅的讲述能力。”在殷健灵看来,一个人的故事,没有必要面面俱到,流水账会影响可读性,所以她只选择与自己想表达的主题最切近的部分,将零碎整合,让它们拥有一种流畅如水的阅读感受。

总结自己的访问过程,殷健灵坦言,虽然在选择采访对象前,会对对方有一定的预估,判定对方有故事且能敞开心扉,并不是每段访问都是成功的。“所谓的不成功,并不是说那些受访者表现出痛苦、纠结、无法继续说下去,而是有时候,我采访的一些故事缺少独特性,或者‘故事的一切均在我的想象中’,这样也就缺少以文字呈现的意义。”对于书中写到的26个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人的童年故事,殷健灵很难选出印象最深的一个,因为她觉得每一个故事都很独特,都曾牵动她的心。受访者的面貌各不相同,但到最后,都会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感悟 人生底色 爱是最大给予

《访问童年》中呈现的童年千差万别,却异曲同工;它们幽微渺小,却丰富广袤。殷健灵认为,这些童年故事会颠覆人们的一个基本认知,童年不仅纯真无瑕、混沌无知,童年同样敏感脆弱、复杂多变、危机四伏。倘若人生犹如危崖上的一棵树,童年便是根,在夹缝中求生存,靠着露水、阳光以及自身的力量长成枝繁叶茂。殷健灵认为,尽管成年后的一切不能都归因于童年,但童年必定会是一个人一生当中最浓重的底色。“有的人会在无意识中淡化童年,他们告诉我,自己对童年的回忆是一片空白。为何会如此,我也没有探究到其中的根本原因。因为我不是心理学家,并且我个人的人生经验和视野有限,不能简单、武断地判断他人。”对于家庭对孩子童年成长的影响,殷健灵称,为人父母者,如果因自身童年存在遗憾而一味怀着弥补心,让孩子在成长中去补偿自己的童年缺憾,她以为并不明智,很可能走入另一种极端。“要承认我们没有完美人生,同样也没有无缺憾的童年,如果能在孩子童年给予他们爱与安全感,我以为这便是最大的给予。”她说,生而为人,实属不易。孩子们同样不可能一路坦途,父母所能做的,就是给予他们在未来人生路上拥有披荆斩棘的谋略和勇气,而不是为他们去铺平道路。

作家李敬泽在《访问童年》的序言里的题目:再过一遍,让此生明白。殷健灵解读为,对于成人而言,重访童年的意义大概就在于此。“我们每个人被童年所塑造,我们每个人也注定向着童年争辩、反抗和逃逸,人渴望与他的童年和解,所以人需要访问童年,在记忆、修复和创造中与自己、与世界和解。”至于孩子,也会从书中读到自己,更珍重地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然后努力在未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