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文物保护需摒弃功利观念

2018-11-28 08:00 北京青年报

刘云海

读了贵报昨日评论《杜牧墓遗址成菜地 “文物太多”惹的祸?》,作为一名诗词爱好者,看到诗人杜牧的墓地遗址被如此忽视和怠慢,笔者心中颇有些伤感。

这或许只是现代物质文明下文物保护尴尬处境的一个缩影:一边是无中生有地疯狂“抢注”名人故居或墓地,一边却是无故冷落、严重怠慢已有的文物。出现这种极端不和谐的现象,确实值得深刻反思。

也许在某些部门看来,文物保护只是一个“冷门”事业,既要花钱,轰动效应又非常有限,比不得那些宏大、风光的工程项目,不仅可以增加财税收入,更能成为实实在在的政绩。特别是一些不怎么出名的人物的故居、墓地,或没有形成旅游效应的古文物,因其在短时间里难以得到扩展和传播,缺乏光环效应,旅游价值也难以得到发挥,往往遭受冷落和忽视。这固然是某些个人或单位的行为,却足以说明公共管理的导向存在问题。

文物是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有很大的参观、瞻仰和考察、研究价值。有关部门应抛弃功利甚至势利的政绩观念,与社会形成合力,用实际行动履行文物保护的责任。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