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中华传世藏书》:打造新时代“四库全书”

2018-11-20 09:19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这套藏书及其电子版必将在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使之‘活起来’,并在促进优秀典籍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前不久,在大型古籍整理项目《中华传世藏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上,该书总顾问、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贺信中如是评价《中华传世藏书》的出版价值。

历经8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传世藏书》于近日向海内外发行。该书自立项以来就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它的前身正是那套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四库全书》。

丛书编纂,继承创新并举

中华民族的典籍文献,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这些丰富的典籍不仅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深刻影响,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文化遗产。

中国历史上为保存古籍而编纂的丛书,最有名的,莫过于清代乾隆年间以皇家权力集中全国学术精华合力编纂完成的《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汇集中华文明经典,全书总字数7亿,由大学士纪昀主编。历史学家认为,长城、大运河和《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在军事、交通、文化上的三大工程。《四库全书》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编书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但是,《四库全书》毕竟过于庞大,庞大到需要一个王朝、一个国家才能完整地把它保存下来。而在实际应用中,也因为其庞大,反而无法更好地满足后代文化人的需要。

“除此之外,《四库全书》成稿至今已过去了200多年,又有不少《四库全书》未收却十分重要的典籍被挖掘出来,而《四库全书》之后也有大量新的重要典籍问世。如今,站在历史的高度上,重新精选《四库全书》成书前后重要的典籍,用当代人的学术智慧进行细致、严谨的整理,让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浙江人民出版社社长叶国斌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中华传世藏书》的编纂与出版正是肩负着这样的使命,它是对《四库全书》的继承、发展和超越,吸纳了《四库全书》的全部精华,兼收中国历代重要典籍。

视野广阔,汇聚历代典籍

据《中华传世藏书》总编、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小林介绍,该套藏书是囊括了我国从先秦到晚清历代重要典籍的大型丛书。全书按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分为经部、史部、子部和集部,共收录中国传统典籍690余种,计166册,约2亿字。各部之下又分经传注疏、经学、正史、编年、地理、政书、职官、杂史、史评、目录、诸子、儒家、兵家等29个子类。该套藏书被业界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较大的普及性古籍整理项目。

尹小林说,《中华传世藏书》在选目上经过反复论证,努力完整收录中华文化精华,使人们能切身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价值与意义。“我们的选录原则是以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具有传世价值的经典著作为主,适当考虑四部的平衡。所收各书皆为全本,不收严重残缺的著作。除经传注疏和某些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注疏之外,一般只收著作原文。”

该套藏书荟萃了中华古代文明精华,囊括了中国历史上最有思想与艺术价值的作品,从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方面全方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就,全面继承了中国历代古圣先贤的文化遗产。

“鉴于目前国内出版的古籍整理类图书普遍存在编校质量不理想的现状,藏书中所收各书均以传世善本或公认最好的通行本为底本,汲取近30年古籍整理研究的众多成果,以内容较完整、错误较少、校勘较精的版本为底本,参校一两种较好的版本,认真校勘,力争使其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极高的收藏价值。”尹小林说道。

此外,为便于查阅,各书均编制有目录,并撰写解题,介绍该书作者、基本内容、主要版本等。随文配有数千幅版刻插图和重绘矢量图,大大提高了古籍的可读性。

精益求精,铸造精品工程

“编撰《中华传世藏书》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体现,意在典籍的传世,乃至走出国门。”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董事长、总裁鲍洪俊说,“让中外读者读起来方便,是经典传播的前提;尽量为读者着想,是我们追求的方向。为了更好地服务当代及后世读者,全书采用简体、横排并加标点。”

据介绍,为方便更多读者阅读,全书文字统一以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与1955年12月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颁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为准。繁体字改为通行的简体字,但容易引起误解的人名、地名、书名,仍保留原著中的繁体字或异体字。通假字、古体字和古书中习见的异体字,一般不改动,只将冷僻稀见的异体字改为通行的简化字。

在标点使用方面,全书采用新式标点。以2011年12月发布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为依据,参照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制定的古籍点校通例添加标点。

为了便于读者查阅,版式设计、封面设计、装帧材料及工艺、用纸等,也经过多次调试。成书后的《中华传世藏书》版式疏朗,装帧典雅,可阅读、可查检;用料考究,印制精美,可典藏、可传承。“它不仅可供图书馆、资料室收藏,也可进入寻常百姓人家。一套《中华传世藏书》便成为身边的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小型图书馆。”鲍洪俊说道。

在整理、点校上,以总字数达20亿字的超大规模古籍数据库——“国学宝典”为依托,先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动排版、自动比对、自动标点处理,经初校后,在全国各大高校和社科院物色专家学者做整理校勘、标点校订和审定。发现问题,及时在数据库中进行处理,然后进入出版社编校流程。

值得一提的是,该套藏书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和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单位60多位古籍专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辅助技术编撰而成。

大多古籍由于存世稀少(特别是古籍善本),又受到保存条件等的限制,致使读者很难见到原书。“即便如《中华传世藏书》,因规模巨大,收藏和阅读均受限制。因此,对现存古籍做系统整理和数字化处理,以数据库和服务平台的形式供读者阅读,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尹小林说,《中华传世藏书》的数字化处理工作已经启动。不久,它将以不同的形态(数据库、电子书、用户端查阅、有声阅读等)呈现,以适应网络化的形势,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中华传世藏书》将我国历代重要典籍汇为一书,以便让更多人在古色古香、厚实沉重的文化典册中,触摸中华文明的历史沧桑,感受先哲的精神世界。在业界看来,《中华传世藏书》继承了中国历代古圣先贤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一套值得珍藏的大型典籍。它的出版是出版界、学术界向党的十九大、向改革开放4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奉上的一份厚重之礼,也是一朵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蓬勃复兴之花,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张雪娇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