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小剧场京剧《好汉武松》 “新瓶装旧酒”也是一种美

2018-11-03 08:50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小剧场京剧《好汉武松》 “新瓶装旧酒”也是一种美

许多小剧场戏曲因颠覆传统戏的叙述方式和对人物的现代阐释而惊艳四座,大获成功。由北京京剧院演出的小剧场京剧《好汉武松》反其道而行之,虽然在剧本节奏、服装道具、音乐配器等细节处多求新,但情节上保留了传统京剧《武松打虎》《挑帘裁衣》《狮子楼》的核心情节;主题上更是深化了原著中的武松精神。可以说,小剧场京剧《好汉武松》是一出“新瓶装旧酒”的尝试。

当我们思考小剧场戏曲如何在古典形式和现代理念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如何处理传统艺术追求现代化的问题时,又会发现,若酒足够醇厚,我们就不应舍弃。

传统剧目中,“归家”一场虽为冷场,但是拿出来单做的,因为这场戏是介绍武松和潘金莲之间关系的开始,只有将这场戏写好、演好,后面的“戏叔”才会有根基。《好汉武松》保留了这出戏的戏核,但加快了节奏,通过几个小的细节,就将潘金莲的“爱情”基础打好了。同时,编剧通过武大吃酒后上楼睡觉这一情节,将场面巧妙地转到“戏叔”这场重头戏上。

“戏叔”一场充分利用火盆的象征意义,将潘金莲的欲望作了大胆发挥,人物性格也在一系列的表演中更饱满。

但是,编剧却无意为她翻案。观众或许会感叹武松“不解风情”,但这场戏却实实在在地回归了原著精神:潘金莲还是那般风情淫乱,武松还是那般严气正性。至于性格更充实了的潘金莲是否可怜,编剧则不做评判,交由观众感受。

为挑战传统道德文化中的封建糟粕,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潘金莲这一形象早已“喧宾夺主”,一跃成为古代女性悲剧的象征。因此,当我们看到“水浒戏”“武松戏”时,总是不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潘金莲的人生悲剧上,而忽略武松,忘却《武松打虎》《挑帘裁衣》《狮子楼》这些表现武松精神的传统武戏。《好汉武松》打破因现代性再次固化的思维定势,丰富潘金莲性格的目的是为“烘云托月”,让她回归了武松戏的配角形象,将舞台留给武松。

在《好汉武松》中,我们看到了小剧场京剧对戏曲本体规律的尊重,看到了编剧的“传统”情怀。

责任编辑:陈晨(QL0017)作者:任婷婷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