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北京市曲剧团的创新和梦想

2018-10-31 09:15 中国文化报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海户西里30号,循着这个地址找去,到达的是北京京剧院。绕到京剧院后边的院儿,第一个门进去沿着楼梯到三层,便看到了北京市曲剧团的牌子。20多年来,北京市曲剧团一直借用北京京剧院的楼办公、排练。

虽然栖身之地简陋了些,但北京市曲剧团在外的名气并不小。自1952年老舍先生为北京曲剧写下第一个剧本《柳树井》后,北京市曲剧团持续演出了老舍的8部作品,创排演出近200台剧目。演员们用京腔京韵演绎着老舍笔下清末旗人潦倒又热闹的生活,同时大胆创新闯市场,捕捉新时期北京的新故事,在首都竞争激烈的演出市场有了一席之地。

出人出戏多演出

作为北京唯一的地方戏,北京曲剧说的是纯正的北京话儿、唱的是北京的音儿、演的是北京人的事儿。自1952年至今,北京市曲剧团推出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少年天子》《茶馆》《正红旗下》《黄叶红楼》等代表性剧目,2017年演出场次453场,演出收入达2300万元。团长孙东兴说:“出人出戏多演出是院团的生命线,只有多排戏、推出好作品和领军人物,院团才能在市场的大风大浪中站稳脚跟。”

今年9月底至10月上旬,整个北京市曲剧团都忙得很:新戏首演、中国戏曲文化周演出、“十一”惠民演出、纪念改革开放40年戏曲展演……“真庆幸自己身子给力,没掉链子,还可以享受舞台上的百味人生,塑造不同角色。”52岁的卢雪文感慨。她在4年前做了宫颈癌手术,家人朋友劝她病退教学,卢雪文没同意:“北京曲剧是我的命,我觉得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唱完一个大唱段之后听到观众的掌声。”

卢雪文舞台上的老搭档盛国生比她年长几岁,是北京曲剧老一辈演员中唯一还活跃在舞台上的。除了演出,俩人每周都到中国戏曲学院给北京曲剧班的学生上课。“我们多教一些,学生就能多学一些,毕业后就能上台演戏,对个人、对剧团都是好事。”盛国生说。目前,北京曲剧基本实现了10年出一代演员的有序传承。

多条腿走路闯市场

北京曲剧与京评梆等传统戏曲不同,它没有程式化的动作,以唱为主,老舍曾称其为“中国式的民族歌剧”。不过,今年9月底推出的历史题材音乐剧《翦氏夫人》却颠覆了戏迷对北京曲剧的传统印象。

“《翦氏夫人》更为戏曲化,强化了戏曲的四功五法、唱念做打,但在音乐、舞美、灯光上并未墨守成规。”该剧总导演梧桐表示,舞和打并非北京曲剧演员的长项,但在这部戏里,演员要跳瑶族舞、回族舞、维吾尔族舞,还要打鼓,是对演出技巧的全面突破。

孙东兴表示,跟其他有上百年历史的剧种相比,北京曲剧是个很年轻的剧种,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反而成为它成长的优势,可以兼容并包。据介绍,近两年来,北京市曲剧团先后与北京顺义区、丰台区、延庆区合作,推出北京曲剧《箭杆河边的新故事之十不闲传奇》《花落花又开》《木石奇缘》,并创排了多部话剧作品;为青年作曲顾静媛、董宴娜分别筹备了大型原创民族交响音乐会《北京风情》;精品剧目《黄叶红楼》还实现了北京曲剧首次出国演出。

在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杨乾武看来,北京市曲剧团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样本。他认为,北京作为全国演出市场的集散地,平均每天有近70场演出,如果戏曲院团不改变发展理念,难逃被观众抛弃的命运;而北京市曲剧团在生产剧目的同时,大胆创新闯市场,值得肯定。

做梦都想有座剧场

北京市曲剧团曾在繁华地段西单拥有一座令同行艳羡的剧场——西单剧场。1984年,经北京市文化局批准,北京曲艺曲剧团分立为北京市曲艺团和北京市曲剧团,西单剧场归属北京市曲剧团。自1958年2月《骆驼祥子》在西单剧场首演并开启该剧场重点演出北京曲剧的序幕以来,到1995年5月上演《离婚的秘密》,在西单剧场首演的北京曲剧有70余部。

因北京市整体规划,西单剧场于1995年被拆除,剧场旧址如今已是一片现代化建筑。根据2005年的剧场拆迁安置协议,“西单剧场择地重建”。2011年,有媒体报道被拆除的西单剧场已选址北京西便门进行复建,计划2014年建成,但目前北京市曲剧团仍无自己的剧场。

对于一家以演出为生的院团来说,没有自己的剧场就如同演员没有舞台,想守住北京曲剧这块阵地更是困难。“我们有上万名注册会员,但因为没有固定的剧场,剧团演出大部分集中在社区、校园和京郊,流失了大量市区观众,这也是导致北京曲剧知名度、观众群体受限的重要原因。”孙东兴说。

很多戏迷不知道,一直梦想着建一座剧场的孙东兴早在几年前就想好了名字——老舍艺术剧院,已取得了老舍子女的授权。在孙东兴的构想中,老舍艺术剧院不仅是一座剧院,还应当成为以北京曲剧演出为主,集京味文化展示、艺术衍生品展卖、讲座培训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文化服务设施——在那里,具有浓郁京味儿的北京曲剧常年唱响剧院,北京曲剧也因剧院而更加繁荣,真正成为代表北京文化的一张名片。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李雪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