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读诗 一种轻奢

2018-10-26 08:00 北京青年报

上周末的单向空间花家地店,诗意荡漾。德语、意大利语和汉语的诗朗诵交替回旋,《俄耳甫斯诗译丛》的新书分享活动在此举行,几位译者或现场诵读,或音频传声。现场说不上火爆,但也有几十位读者在台下凝神倾听,空气静默。

类似的诗歌活动,每周在北京、在全国,不知有多少。写诗、译诗、读诗,正以自然的姿态,悄悄生长。

出版从业者常说,这一行难做,文学出版尤其难。但甚为奇特的是,诗歌作为一个典型的小众阅读门类,这两年却呈现出复苏之态,尤其是翻译诗歌,一套接一套地出版。仅仅最近几个月,重要的、有特色的译丛、诗集,至少有四五种,出版方既有外国文学名社,也有民营公司。

出版市场与公众阅读互为因果。在这张晴雨表上,诗歌正在以新的姿态,宣告自己永恒的存在——难道,在这个过于喧嚣的时代,我们终于可以谈谈诗了?

俄耳甫斯诗译丛(第一辑)

《风景中的少年:霍夫曼斯塔尔诗文选》/李双志译

《覆舟的愉悦:翁加雷蒂诗选》/刘国鹏译

《致后代:布莱希特诗选》/黄灿然译

《愤怒与神秘:勒内·夏尔诗选》/张博译

《花与恶心:安德拉德诗选》/胡续冬译(即出)

译林出版社2018年6月至9月

这套书主要甄选华语世界尚未充分发掘的优秀诗歌宝藏,其中有多位中文首次全面译介的诗人。西方古典诗人的译介已经较为丰富,二战后新近诗人由于还没有充分的经典化,品质和水平还难以保证。所以这套书主要选取西方现代派诗歌运动开创时期(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百年间所涌现出的杰出诗人,第一辑中有四位欧洲经典诗人,一位拉美诗人,涵盖德语、意大利语、法语、葡萄牙语四种语言,相对于译介较多的英美诗歌,也是别样的风景。

这套书除《致后代:布莱希特诗选》是从英文转译之外,其他都是从原文翻译。几位中青年译者,普遍有留学经历,对所译诗人研究颇深,反复打磨译文。典型的如翁加雷蒂的一首著名短诗《清晨》,算上连词总共只有4个单词——“我破晓,无远弗届”。这样一个句子,译者刘国鹏斟酌了半年。

翻译诗歌,悄悄回暖

译林出版社的《俄耳甫斯诗译丛》是近来比较引人瞩目的一套诗集。它最突出的特点是,选择了霍夫曼斯塔尔、翁加雷蒂、勒内·夏尔、布莱希特等国内“久闻其名”、但只译过零星篇章的诗人,进行比较系统的译介,中青年译者也都很靠谱。它的选目备受称道,诗人、评论家冷霜说,作为一直在读西方翻译诗歌的读者,他能强烈地感受到这套书的良苦用心,“这几个诗人在自己的语种里都是高度经典化的,但是在汉语翻译中一直没有比较成规模的呈现。可以说这套书填补了我们长期以来的‘饥饿感’。”

译林社这两年出了好几套诗集:2017年的“镜中丛书”6本,北岛主编,双语对照,作者都是当代的、国外的著名诗人;“经典诗歌译丛”8册,是将以往出版的诗歌作品重新整合包装;《俄耳甫斯诗译丛》也远没有结束,面世的只是第一辑,第二辑的翻译正在进行中……“诗歌阅读在复兴,很多出版社都在做,口碑不错,卖得也还行,虽然和那种超级畅销书不能比。”《俄耳甫斯诗译丛》的责编张睿告诉青阅读记者。这套诗集首印8000套,可以说是一个很有信心的数字。

最近热度很高的还有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诺奖诗人米沃什诗集,共四册,全部是从波兰语翻译的。编辑陈飞雪介绍说,这套书先是分开出了单行本,印3000册,8月上海书展期间推出,很快就没了,赶快加印,最近还要推出合集套装版。“读者对诗歌的支持明显上升了。当然米沃什的分量也在这儿。”陈飞雪说。不过她做米沃什诗集也不完全是市场考虑,“全世界诗歌出版都是小众的,但是做文学出版有这个责任。我个人的看法,文学最上面一定是诗歌和戏剧。做文学不做这两块,不仅是面积的缺失,也是质量的缺失。”

可以观察到,无论译文、译林这样的传统名社,还是雅众文化、浦睿文化这样的民营公司,瞄准的都是国外的经典诗人。也就是说,在这股诗歌出版的潮流里,译诗的风头远远压过了中文原创诗歌。“从编辑的角度来说,面对有世界声誉的诗人,判断的难度不大,比新人、比原创诗歌容易。”陈飞雪表示,“另外,整体来讲,诗人的版权费用,比同样级别的小说家要低。”

装帧精美,价格偏高

还有一个现象,现在的诗集,普遍做得很美,价格也不便宜。可以看看最近出版的几种书:

《俄耳甫斯诗译丛》,单本定价55-59元。 

《米沃什诗集》,单本定价45-55元。

《卡斯蒂利亚的田野:马查多诗选》,定价49.8元。

《一握砂:石川啄木诗选》,定价56元。

《阿赫玛托娃诗文集》,单本定价47-49元。

《菲利普·拉金诗全集》,定价128元。

《未知大学》(波拉尼奥诗集),定价168元。

这些译诗集中,有些价格明显比普通文学书要高。除了这两年纸张价格大幅度上涨,装帧设计和用纸的考究,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著名书籍设计师陆智昌似乎是诗集设计的首选,《俄耳甫斯诗译丛》《米沃什诗集》《未知大学》都是由他设计的,干净雅致、翻阅舒适、非常耐看。而这些书的面貌气质,又和《奥登文集》等经典化的、庄重严肃的风格很不一样。张睿向记者介绍了《俄耳甫斯诗译丛》的设计理念:“陆智昌老师的看法是,对于诗,最好什么都不做。朴素,反而是高档诗集最应具备的品质。不必要的装饰和工艺,全部省略,不作过度诠释,用材质说话。”这套书采用从瑞典进口的轻型纸,价格比国内常用的轻型纸贵一倍。瓦楞纸的书盒看上去不起眼,但为了找到合适的颜色,从去年8月做到今年3月,中间被陆智昌毙掉了好几种。

事实上,译林社对《俄耳甫斯诗译丛》的读者定位很明确——针对“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高端读者和诗歌爱好者”。至于那些定价超过百元的诗集,更不用说了。制作成本的提升,使得有些诗集犹如精美的工艺品,不仅可供翻阅,也激发了人们拥有和收藏的愿望,价格又和文玩字画之类的藏品完全不在一个量级,很多人都可以负担。在这个意义上,读诗,正在成为一种“轻奢”。

装帧的精益求精,书价的提升,都在暗示诗歌读者的变化或者说是扩展——除了传统的“诗歌爱好者”,还有谁在读诗呢?

社交媒体,传播诗歌

“诗歌读者大有人在,这和我们通常印象不一样。中国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有几十万诗歌爱好者,再正常不过。”翻译家王嘎对记者说。他正在翻译俄罗斯女诗人阿赫玛杜琳娜的诗集,这也是一位久享大名但中文世界只译过几首的诗人,将列入《俄耳甫斯诗译丛》第二辑出版。他感觉现在出版翻译诗歌“一点都不困难”。

诗人冷霜的看法相同,“诗歌读者的比例较低,但比例是一回事,绝对数量是另一回事。始终还是有个相当大的群体,有很稳定的一面,而且这些年还在增长。这可能和我们的社会文化所处的新的阶段有关系,过去人们觉得诗歌离生活远,现在人们可能不这样看了。”

冷霜觉得,出版社选择经典的、在读者中已经有相当影响力的诗人,就销量而言至少是能保本的,而且有时还会出现畅销的“爆款”,比如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的诗集,前几年突然走红,销量非常可观。

“现在出版经典诗人的作品,有一种现象,不是把他们经典化,而是通过书名,通过装帧设计,把他们小资化。”作为专业的诗歌读者,冷霜对此多少有点抵触,特别是那种为了满足“小资”需要不惜对译文动手脚的做法,他觉得是无法接受的。

“但另一方面,小资化的做法,只是大的诗歌翻译景观的一部分,更多吸引的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城市读者。他们对诗歌的需求,不完全是严肃文学的需求,而是软性的精神生活的需要,这部分受众的比例要高得多。这也是诗歌阅读、接受、传播的光谱中的一部分,诗歌的读者不是铁板一块的。”冷霜认为,“这部分读者有足够的购买力,他不一定买很多书,但命中了他的书,贵一点也没关系,只要书做得足够好、足够精致,能满足他在生活中拥有精致物品的需求,价格高一点无妨。所以出版方重视诗集的装帧,这背后其实有一套很精准的市场考量。”

不止一位受访人提到了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对诗歌阅读的促进作用。相比于小说,诗歌通常篇幅较短,阅读费时不多,可以利用碎片的时间。而且,诗歌能提供大量“金句”,非常适宜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和分享。一些“读诗”的微信公众号,动辄10万+的阅读量,也印证了诗歌的这种阅读特性和阅读方式。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一些有较深基础、具备专业素养的读者,对诗歌的阅读和翻译也在提出更高的要求。冷霜向记者谈及了诗歌的“研究性翻译”,认为这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有些诗人,他们在自己的母语文学中享有崇高的经典地位,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独特的艺术造诣,他们也是自己时代的文化和思想巨人,需要把他们放到更宽阔的背景中去理解,拉开历史的纵深,而不仅仅是字对字的翻译或文学性的解读。”

诗是我们内心的声音。在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无论出于什么样的需要,翻开一本诗集,都是对心灵的倾听。这样的奢侈,其实不难拥有。

米沃什诗集

《冻结时期的诗篇:米沃什诗集Ⅰ》/林洪亮译

《着魔的古乔:米沃什诗集Ⅱ》/林洪亮译

《故土追忆:米沃什诗集Ⅲ》/杨德友译

《面对大河:米沃什诗集Ⅳ》/赵刚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9

切斯瓦夫·米沃什,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见证了二十世纪欧洲大陆的剧烈动荡,他的诗歌创作深刻剖析了当代世界的精神危机,坚持知识分子的道德责任,并与波兰古老的文学传统进行对话。1980年,他因作品“以毫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类在剧烈冲突世界中的赤裸状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四卷诗集,汇集了诗人1931年至2001年间几乎所有的诗作,共335首诗歌。

米沃什通晓波兰语、立陶宛语、俄语、英语和法语,一生忠于母语,坚持用波兰语写作。这套中译本,也是由林洪亮、杨德友等波兰文学专家,直接从波兰语翻译的,是中文世界首次比较完整地呈现米沃什诗歌的面貌。

阿赫玛托娃诗文集

《安魂曲》

《我会爱》

《回忆与随笔》

高莽译

上海文化出版社2018-8

“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安娜·阿赫玛托娃的作品在中文世界的译介已经相当丰富了,不过还是会不断有新书推出。这套书包含长诗卷《安魂曲》、短诗卷《我会爱》和散文卷《回忆与随笔》,由著名翻译家高莽先生生前亲自编选、翻译并绘制插图,每本皆辅以导读文章,带有收藏版的性质。

此外,2017年推出的三卷本《阿赫玛托娃诗全集》,由晴朗李寒翻译,收录了诗人从1904年到1965年间创作的所有诗歌,也是近年来诗歌翻译的一项重要成果。

红狐丛书

西北欧卷《语言丛林的游戏》

东欧卷《割裂与伤痛的记忆》

南欧卷《橄榄林的黄昏》

中东卷《炼火尽头的祈祷》

北美卷《太平洋上的风》

南半球卷《南十字星之下》

北岛主编

活字文化/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1

由北岛策划组织的“香港国际诗歌之夜”自2009年以来隔年举办,已有遍及世界各地逾九十位知名诗人参与。除了交流活动,每一届均有诗歌出版物留存,收录每位访港诗人的作品,以及资深译者的中文翻译。“红狐丛书”就是这些成果的集中体现。

丛书中既包括被誉为“东欧世界先锋诗人代表”的斯洛文尼亚诗人托马斯·萨拉蒙、美国原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等;也有在国内并不知名,但在母国的诗歌界却有着十足分量的诗人,如被视作聂鲁达以来最重要的智利诗人劳尔·朱利塔、优秀的阿拉伯语诗人穆罕默德·贝尼斯等。显然,这套书的目的是尽可能展现当代世界诗歌的最新版图。

这套书按照地域,分辑编选,每辑收录5至10名诗人的作品,同时收入诗人原作与中英双语译文,每位诗人的作品独立成册。每册诗集都是袖珍小开本,便于携带阅读。

雅众诗丛

《二十亿光年的孤独 : 谷川俊太郎诗歌精选集》

《不畏风雨 : 宫泽贤治诗选》

《金子美铃全集》

《一握砂:石川啄木诗选 》

雅众文化2018年6月至8月

在民营出版公司中,雅众文化推出的诗集是比较多的。今年夏天,“雅众诗丛”推出了“日本卷”,谷川俊太郎、宫泽贤治、金子美玲、石川啄木等等,他们在相当一部分读者中都称得上是热门诗人。可以说这些书从选择作者到装帧设计,都是典型的小资风格,目标读者明确。

值得一提的是,在翻译诗歌之外,“雅众诗丛”还包含一套“国内卷”,除了废名、冯至等前辈诗人,也出版了黄灿然、陈黎、蓝蓝等当代诗人的作品集。

插图为《比利提斯之歌》插图(乔治·巴比尔绘)、《莱蒙托夫抒情诗集》插图(纳西布林绘)

本版供图/杨庄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尚晓岚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