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漫画元老王敦庆

2018-10-12 08:12 北京青年报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北新书局曾编辑、出版了一套“民间童话集”,编者署名林兰。然而就是这个“林兰”,却牵出了一件文坛公案。

原来,为满足小读者要求,北新书局曾多次组织编者“林兰女士”与读者见面,而彼时出场的均是书局老板李小峰的夫人蔡漱六;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赵景深在向客人介绍蔡漱六时,也还直称其为“林兰女士”。蔡漱六对此并未有任何说明和解释。然而,六十年代初期却有人发现,“林兰”乃是李小峰的笔名,而以“林兰”名义出席上海市文联第二次代表大会的竟也是李小峰。

那么,“林兰”究竟何许人也?直到近年才有学者揭开了谜底:李小峰固然使用过“林兰”的笔名且编辑过童话故事,但赵景深和蔡漱六编辑童话故事时也同样署名“林兰”。有鉴于此,“林兰”应该是北新书局先后参与编辑这套童话集、包括李小峰、蔡漱六、赵景深等人在内的所有人的集体署名。

实在说,我是从资料上看到了这个掌故,才忽然想起自家于多年前曾购得此系列中的一册《瓜王》,也才有兴趣自庋架一角将其翻拣出来。但此书的编者端的为谁,究竟无处索解,却又多生出一份遗憾。好在从书封的一角看到“Y.N.”的字母署名,便立刻记起,此封面乃出自王敦庆之手。这又使我多少感到一点安慰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早就知道,王敦庆(笔名王一榴、王履箴等)乃是与鲁少飞、丁悚、张光宇、叶浅予等齐名的中国漫画界元老,擅画且编、写、译均堪称善,偶涉书装却也件件精品。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他的画作、著作、译作及有关资料均未能很好地整理和出版,如今坊间极难见其一鳞半爪,故而这本出版距今已近九十年的小书,于我便显得特别重要了。

《瓜王》的书名,源自书中的同名故事。其梗概是:两兄弟分家,哥哥黑心将好地全部占有,留给弟弟的尽是不能种粮的山地,弟弟只好种些北瓜(即西葫芦)度日。但可恶的猴子往往在瓜还未熟之时便偷吃一光,弟弟只好拿了铜锣、菜刀把自己装在布袋里看护瓜田,不料却在睡着时被猴子们误为“瓜王”而偷进洞中,他急中生智鸣锣吓跑众猴,但却意外发现洞中有许多金银珠宝和好吃的瓜果,于是取而得之,从此成为富翁。哥哥闻讯,主动和弟弟换了田地,并模仿弟弟的做法让猴子们偷走,途中因内急不忍,反被猴子们认为是个不能吃的“烂瓜王”而抛掷水中。故事虽然也有着因果报应因素,但总体上是颂扬善良、诚实、勤劳的美德,同时也不乏神奇、浪漫的气息。

《瓜王》封面所表现的,正是“弟弟”鸣锣吓跑众猴后发现珠宝、瓜果的一幕。作为漫画家,王敦庆既以漫画风格为此书作封面,自然不会刻意描摹逼真的场景和人物形象,他只是抽出几个主要图像元素进行了排列组合:人物被概括成一个不完整的头像和一只手臂,周围的空间布置着圆的瓜和方的钱,其他不过直的或曲的黑线装饰。猛一看去,整个画面似乎有些凌乱,然而细加分析,却又分明能够发现其安排上的一些理路:人物被置于突出位置,其表情显得木讷,只有手指自然伸向嘴边的举动,说明他对飞来的横财大感意外,也证明着他的诚实;瓜果被夸张放大并安顿在画面下部的正中,似乎是强调“瓜王”的一种特别符号;至于上下翻飞的“方钱”和弯曲的线条,则不妨视为画家为了营造童话氛围而刻意运用的一种笔法。

为进一步规整画面,画家还在主图的上下各设横框,从而将看上去杂乱无章的各种元素,统统安顿于横框之内;不仅如此,画面右侧的绿色竖框也不可忽略,其中的若干红色“心形”,既是人物善良的象征,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装饰手段,更主要的是这个竖框起着极其重要的平衡作用,没有了它,整个画面便会重心倾斜,这样的道理,想来从事书装艺术的人大多都会有很深体会。如此这般,经过黑、红、绿三道边框的整合之后,画面便成为一个复杂而又简单的矛盾统一体,不仅看起来十分稳妥和协调,同时也发挥了叙事功能,准确传达出童话的奇幻、浪漫气氛。此外,这幅封面线条柔美、设色清新、装饰意味浓厚,颇具蕗谷虹儿画风,虽多少有些炫技的成分,但总的看仍不失为书衣设计的精品。

除此之外,王敦庆还为上海北新书局初版《密探》、上海大江书铺初版《音乐的听法》等书设计过封面,为左联的《萌芽》月刊和王独清的诗集《威尼市》作过插图,更有趣的是,他还取上海俗语“猪头三”的谐音,以“诸涛山”为笔名画过连环漫画《诸涛山》。总之,他在漫画和书装设计上的才学是出众的,这在彼时的画坛乃是众所周知的事情。遗憾的是,在众多民国艺术家犹如出土文物般被发掘出来的当下,王敦庆反倒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几近被忘却。有研究者将原因一方面归于他生前的低调,一方面也是因他的漫画理论研究著作过多,以至于画名被掩。这或许有一定道理。但在我看来,他在当今不被重视的根本原因,乃是漫画的沦落和书装艺术史的普遍遭冷淡。不过,从辩证角度看,消逝了的才是真正的完成,也才真正具备了历史内涵和审美意义;这样想来,我也才真正感到一种莫名的安慰。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