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杨晓升“重操旧业”出版《寻找叶丽雅》

2018-09-17 08:11 北京晨报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作家杨晓升的中短篇小说集《寻找叶丽雅》于近日由鹭江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寻找叶丽雅》《丢人》《溅血的城市》等10部小说,选材跨越了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30余年,字里行间展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寻找叶丽雅》讲述了女孩叶丽雅意外坠楼后,其家人开启的一段寻找真相之旅;《溅血的城市》则讲述为了逃避献血,职工们想出各种招数引来的风波……杨晓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用笔下的故事叙述,来追求不动声色却暗流涌动,给读者呈现鲜明的层次感。

本书收录了10部中短篇小说,故事风格颇具荒诞意味。杨晓升介绍,这些小说写于不同时期,时间跨度30余年,题材不同、风格各异,但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性。他以《溅血的城市》举例,“围绕单位献血风波展开故事,其中有我耳闻目睹的影子。献血之所以酿成闹剧和悲剧,说到底是单位存在恶劣的人际关系和文化生态。”杨晓升说,写这篇小说是想警示社会,呼唤建立健康的单位文化和人际关系,呼唤建立文明的献血观念和机制,进而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相比于以往的创作,杨晓升认为本书更加直面现实和人生,因而也更加尖锐、更加写实、更加真实有力。他比喻道,就像发生在大家身边的故事。“所以,评论家李建军把我的小说称为‘报告小说’,因为他觉得小说的人物和故事具有直击现实的力量和感染力。”

此前,杨晓升就在中国报告文学领域成果丰硕,而最近几年,他从报告文学转写小说,在非虚构写作和虚构写作之间跳转。在他看来,小说和报告文学是两种文体,前者是虚构,后者是非虚构、靠真人真事,它们形式不同各具魅力,但都是对现实、历史、社会、人生的客观反映和艺术写照。“其实我早期就写过小说,近年写小说可以说是重操旧业。”杨晓升坦言,相比于报告文学,写小说无论时间还是想象发挥的空间,自由度都确实更大,也更适合其当下的实际情况。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