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白石为何这样红?

2018-09-10 15:51 北京晚报

前段时间,齐白石先生的两个大型画展同时展出,成为文艺界的一大热点。先是“清平福来——齐白石艺术特展”在故宫亮相,紧接着,“胸中山水奇天下——齐白石笔下的山水意境之二”特展在北京画院隆重迎客。

尽管两个展览的展品都很丰富,但对于想要全面了解齐白石的人来说,展品数量仍不嫌多。而且,目前学术界对齐白石艺术风格不同面向的揭示尚显不够。

近百年前,画名不显的齐白石何以在名家众多的京城脱颖而出,进而取道东瀛,赢得国际声誉?齐白石又是如何代表京城画家与海派名家吴昌硕分庭抗礼,并最终在国内外取得极高的成就?人们对此过程的叙述,多含糊不清。

因此,有必要对齐白石的艺术人生进行细致梳理,以期对齐白石先生仙逝一甲子之后,其艺术之花仍然能够红透海内外的现象,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乡间学画30余年

虽然齐白石如今是妇孺皆知的艺术大师,但是对于齐白石的从艺之路,普通艺术爱好者并不完全了解。齐白石常以“木人”、“木居士”自号,很多文章在介绍齐白石时,通常认为他成为画家之前,是以“木匠”为职业,但查看齐白石年谱会发现,他很早就开始了职业画家的生涯。

1864年的元旦,齐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县一个叫星斗塘的地方。16岁时,齐白石拜当地著名的雕花木工周之美为师,学习雕刻细致的木工家具。那时的齐白石,并非是只会使用凿子斧子锯子墨斗制作桌椅板凳的普通“粗作”木匠,因此,似乎可以用“木雕艺术家”来称呼早年的齐白石。

20岁时,已经有了较深民间美学趣味的齐白石,初见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五彩套印残本,借以勾影,用半年时间以薄竹纸共摹了十六册。

著名国画家潘天寿的“启蒙老师”,也有一部《芥子园画谱》,据说他14岁到县城读书时,从文具店买到一部《芥子园画谱》,在无人指导下,他照谱学画,如醉如痴。

现当代山水画名家陆俨少,从小喜画,苦于无师。12岁的陆俨少到南翔公学读书时,得到一本石印的《芥子园画谱》,他像得到心爱的宝物一样,如饥似渴地临摹,从此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

这意味着相比潘天寿、陆俨少,虽然齐白石学习画谱时的年龄比他们大,但他们三位大师无一例外都是借由画谱的启蒙,正式走上学习传统中国绘画的艰辛之旅。

26岁的时候,齐白石正式拜民间画师萧传鑫(号芗陔)为师,学画肖像。27岁时,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画工笔花鸟草虫及诗文,后随胡沁园好友谭溥(号荔生)学画山水。齐白石也有了文雅的名字“璜”,号濒生,自己起了个别号“白石山人”,世间自此有了“齐白石”。

28岁时,齐白石在乡里以替人画肖像为生,所获润笔之资远超木雕“细作”,他也由此开始了职业画家生涯。作画之余,他随当地名家萧传鑫学习裱画。约30年的时间,齐白石学诗、治印、作画,一直在为未来做准备。

55岁时,因家乡被军阀和地方土匪频繁侵扰,齐白石只身赴北京暂住。忆及往事,白石先生如是写道:“余50岁后知画,冷逸如雪个。避乡乱,窜于京师,识者寡。”

齐白石曾这样叙述自己到北京后的卖画生涯:“我的润格(注:画价),一个扇面,定价银币两元,比平时一般画家的价码便宜一半,尚且很少有人问津。生涯落寞得很。”

在北京时,齐白石最初居于法源寺,原湖南巡抚陈宝琛的孙子陈师曾于琉璃厂南纸店见齐白石所悬挂之卖画刻印润格,特访法源寺,与齐白石成为莫逆之交。

正是由于幸识陈师曾,齐白石改变了过去一直坚持的冷逸画法,“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君等勿怜,乃余或可自快心时也。”

所谓的“变法”,即借鉴吴昌硕的重彩画法,独创“红花墨叶”一派。

从生冷奇崛到“红花墨叶”

中国画在唐代曾经崇尚色彩,青绿山水名重一时。到了宋代,诗意水墨成了画坛主流。清代,以八大山人、石涛等人为代表的野逸派,不尚彩色,作画不为淡墨,即为焦墨,孤冷奇崛的风格影响了包括齐白石在内的若干后世画家。

清末民初,受东洋绘画的影响,重视装饰性与图案式的风格,渐渐成了海上风尚。日本近代著名画家横山大观和菱田春草在《关于绘画》中对于这种风格有过解释:色彩刺激人的直觉,是给人带来忘我快感的捷径。

而在当时的中国,这种风格的始作俑者是赵之谦,他喜欢用浓艳明朗、对比强烈的色彩,善于用红、绿和墨三种重色,从冲突中求协调,因而在画面上,莫不精神饱满,气势逼人。

吴昌硕用色似赵之谦,喜用浓丽对比的颜色,尤善用西洋红描绘红梅、牡丹,色泽强烈鲜艳。陈师曾劝齐白石向吴昌硕学习,改变绘画风格,让画作增加色彩感。齐白石接受了这个建议,在回忆中,他说陈师曾“劝我自创风格,不必求媚世俗,变通画法,这话正合我意,自创红花墨叶一派。”

当有机会观看了吴昌硕的画作后,那些作品也深深触动了齐白石。他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外邦颜色有西洋红,其色夺胭脂,余最宝之。曾于友人处见吴缶庐所画红梅,古艳绝伦。” 从此,齐白石也爱上了“西洋红”。

据齐白石的好友、著名画家胡佩衡回忆:“记得当时我看到他对着吴昌硕的作品,仔细玩味,之后,想了画,画了想,一稿可以画几张。画后并且征求朋友们的意见,有时要陈师曾和我说,究竟哪张好,好在哪里,哪张坏,坏在什么地方,甚至还得讲出哪笔好,哪笔坏的道理来。”

齐白石的学生娄师白说,齐白石“使用颜料的特点之一是多利用矿物质的颜料,取其色彩持久之优点;其次,使用原色较多,以保持颜色的纯正沉稳,避免不同性质的颜色调在一起,因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而变色;此外,他用色一般较重,以延缓褪色的时间,而且用色厚重能使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出现理想的效果。”

齐白石后来委托胡鄂公请吴昌硕为他写“润格”。“润格”,就是画的价格,可以自定,也可以由艺术界前辈耋老来代定。

齐白石当时尚属不知名画家,而吴昌硕声名正隆,被日本画界誉为“嘉道一人”。吴昌硕后来答应为齐白石亲撰“润格”,还写下了几句颇含嘉许之意的话,大意是齐白石于京城画声隆显,求画者络绎不绝。而事实上,齐白石当时的画风与京城流行样式大为不同,门可罗雀。吴昌硕为齐白石定出的润格不低:四尺12元,五尺18元,六尺24元,八尺30元,册页折扇每件6元。虽然这个价格连同期吴昌硕润格的一半不到,但已经大大地抬升了齐白石的画价。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孙晓飞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