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读者激增,图书馆该如何应对

2018-08-29 08:27 光明日报

八月的北京,艳阳高照。马上要读高三的崔宏,每天早晨八点一刻准时从家里出发,骑车十几分钟,就到了京杭大运河之滨,正好赶上坐落此处的通州区图书馆开门。

暑假一个人在家,崔宏总感觉没有学习氛围,忍不住会玩手机、打游戏。他和几个同学相约,一起到区图书馆复习功课。这里书香萦绕,氛围十足,而且不用办借阅证,不用存包,有热水喝,有空调吹,免费WIFI连密码都不用输。不过,就是要早点儿来,别看阅览室有六层之多,晚到一会儿,位置就没了。

近些年,全国公共图书馆里像崔宏这样的读者越来越多,他们有的在图书馆读书、学习,有的听讲座、看展览、听音乐,还有的就是喜欢图书馆冬暖夏凉、环境优雅。门槛低了,服务好了,公共图书馆的人气儿自然就高了。

零门槛的转折

“进入暑期,有的读者凌晨4点就在馆外排队。8点30开馆,不到15分钟,3000多个座位就全都坐满了。”据山西太原图书馆馆长郭欣萍介绍,2017年10月,太原图书馆新馆对外开放,这座融合了山西大院风格和传统书院气质的图书馆迅速成为太原市民的宠儿,读者量激增。

在从前,读者排起长龙等待入馆的场景,其实并不常见。对社会公众开放的公共图书馆不仅数量有限,而且设置了层层门槛。即使迈进了图书馆的大门,要借到自己需要的书籍,又是一大难题。深圳图书馆原馆长吴晞对图书馆的种种“规定”有过这样的总结:“教师读的书,学生不能看;‘高层次’的书,普通读者不能看;‘内部’的书,不够级别的读者不能看;收费的书,没交费的读者不能看;专业性的书,非本专业读者不能看;本地读者可以看的书,外地读者不能看……”

一度因为门槛太多太高而导致少人问津的公共图书馆,如今门前也排起了长队。变化,源自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升级。

2006年,杭州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先后宣布免费开放,取消读者证工本费、上网费等收费项目;2007年,浙江图书馆宣布取消借阅证工本费和年费……2011年1月,原文化部与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11年年底,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从个别图书馆的主动尝试到全行业的集体行动,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现在已经基本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的免费开放。据统计,2001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流通总人次仅为2.08亿,到了2014年,已增长为5.30亿,而2017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流通总人次为7.45亿。十几年间,人次增加了5亿多,最直接的变化莫过于从之前“门前冷落车马稀”到现在需要排队才能进馆。

专业性的挑战

“2017年平安夜,爱之舟自闭症孩子们的‘兴趣开发艺术疗愈课’结束了最后一次课程。每个孩子及其家庭都与通州区图书馆、志愿者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在这里,孩子们享受创作的快乐。”在给区图书馆的一封感谢信中,北京通州爱之舟心智障碍者家庭互助会的家长们这样写道。

这些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早就策划了一套适合自闭症儿童的“兴趣开发艺术疗愈课”,苦于没有场地,课程迟迟无法开展。当家长们和区图书馆取得联系后,问题迎刃而解——图书馆免费提供教室,为期3个月的课程顺利完成。

无障碍、零门槛,意味着无论年龄长幼,无论身心健全还是残疾,都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在2008年的《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中,图书馆人这样表述服务弱势群体的使命:“图书馆致力于消除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的困难,为全体读者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务。”2018年正式施行的公共图书馆法,对相关服务有了明确规定:“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设置少年儿童阅览区域,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开展面向少年儿童的阅读指导和社会教育活动,并为学校开展有关课外活动提供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单独设立少年儿童图书馆。”“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特点,积极创造条件,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文献信息、无障碍设施设备和服务等。”

公共图书馆服务特殊群体,有时候远非提供场地那么简单,而是对服务的专业性提出了高要求。以少儿服务为例,国家图书馆少儿馆馆长王志庚介绍,为了更好地选书、用书,开展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国图少儿馆馆员多是来自儿童文学、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图书馆学等领域的硕士、博士。“在少儿馆,虽然0到14岁的孩子同处一室,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生理、心理发育不同,图书馆会进行区域划分,并配备相应的图书、书架、桌椅,引导他们在各自的区域进行阅读。”王志庚说。

对于图书馆员来说,少儿读者只是“特殊读者”中的一部分,老年人、聋哑人、盲人、肢体残疾人士、智力残疾人士等群体都有各自的阅读需求,如何为他们提供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是无法回避的挑战。

探索开放之道

零门槛后,读者数量增加了,对专业服务的要求提升了,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的情况屡见不鲜。

很多公共图书馆规定,少儿读者只能在少儿馆内进行阅览。“可每到周末、寒暑假,少儿读者数量猛增,少儿馆根本无法容纳,有时我们只能请他们进入成人阅览室。”郭欣萍说,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并非藏书资源的不足,而是图书馆面积有限。

王志庚做过统计,一般工作日,国图少儿馆的人流量为400人次,周六日可以达到800人次,到了寒暑假,人流量平均2000多人次,最多的一天甚至超过3000人次。

从2001年到2017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的读者量翻了3倍,但公共图书馆的数量仅从2696个增加到3166个,增幅不足20%,馆舍面积的增幅也远不及读者数量的增长。面对寒暑假猛然增加的少儿读者,一些图书馆更是难以应对。

有专家建议,公共图书馆可以仿效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美术馆,每天发放固定数量的门票以控制人流,使每位进馆读者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也有专家建议,利用大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的闲置资源,加大这些图书馆对公众的开放力度。

“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国家支持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在中国,大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才刚刚开始,各地都有一些创新的做法,只有慢慢积累了经验以后,才会探索出一种比较成熟的模式。”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澳门大学图书馆馆长吴建中认为,大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尤其是向大学周边的居民开放是大势所趋,不过大学图书馆首先要满足大学读者的需求,然后再适度地向社会开放,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有序开放显得尤为重要。

还有不少专家认为,在基层建设更为密集的图书馆网络,让读者就近获得便捷的图书馆服务,才是解决公共图书馆供需矛盾的根本之策。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杜羽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