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花丝镶嵌打造“金饭碗” 展现非遗技艺风采
2018-08-28 14:55 千龙网

8月28日,《传家宝·金饭碗》首发仪式在京举行。图为《传家宝·金饭碗》 千龙网记者 张静摄

千龙网北京8月28日讯(记者 张静)8月28日,由北京工美集团主办的“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传家宝·金饭碗》首发仪式”在北京举行。记者在首发仪式上了解到,这只金碗采用了花丝镶嵌技艺打造而成。

花丝镶嵌技艺又叫细金工艺,是一门传承久远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主要用于皇家饰品的制作。花丝选用金、银、铜为原料,采用掐、填、攒、焊、编织、堆垒等传统技法。镶嵌以挫、锼、捶、闷、打、崩、挤、镶等技法,将金属片做成托和爪子型凹槽,再镶以珍珠、宝石。

花丝镶嵌工艺品从设计到成型再到制作完成,是多种工艺的相结合,主要有两种工艺分别是花丝与镶嵌。制作过程中又有八道主工序:拉丝、拔丝、掐丝、堆丝、填丝、焊丝、攒丝、嵌宝。花丝以金银为原材料,拔成细丝,再根据一定的模型编结而成。这种工艺起源于春秋战国金银错工艺,在明代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尤以编织、堆垒技法见长,其技艺精湛,造型优美,品种多,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2008年6月花丝镶嵌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月28日,《传家宝·金饭碗》首发仪式在京举行。图为《传家宝·金饭碗》首发仪式  千龙网记者 张静摄

28日上午,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文、非遗花丝镶嵌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袁长君共同打造的藏品《传家宝·金饭碗》,就是采用了花丝镶嵌技艺,以纯银镀金、天然宝石为材质。这只金碗上的纹饰以故宫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唐代《五牛图》为主,配以荷花、宝相花、如意纹、蝙蝠纹等中华传统吉祥纹饰。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文在首发活动中介绍:“《传家宝·金饭碗》这款作品采用‘碗’为造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有田种、有饭吃,金饭碗在古代是皇帝吃饭的碗,也是现代中国人丰衣足食、生活美好的象征。”

精湛技艺和独特的设计理念令在场的专家称赞不已。北京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唐克美表示:“这个碗的制作工艺非常精致,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技艺结合到了一起,上面还镶嵌了红宝石、蓝宝石、珊瑚、松石、青金石五种宝石,这个碗非常值得收藏为‘传家宝’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