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国博珍藏法帖书系首次面世

2018-08-28 09:45 羊城晚报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里,有何难得一见的特别版本?这些版本对于书法史有何影响?本届南国书香节上,专家们从书法史、鉴赏、研习等角度做出专业讲解。

赏珍

“珍版”首次集结面世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藏书法作品有多少未曾公开面世?有哪些是连书法家也难得一见的研究机会?8月12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安徽美术出版社合作的《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亮相本届南国书香节。曹宝麟、吴慧平、吴晓懿、陈国辉等一众专家学者现场分析不同版本的研究心得,与观众谈书论艺,曹宝麟更以“禁脔”形容此次难得一见的珍贵版本。

据悉,这套丛书的出版是国博珍藏书法瑰宝的首次面世。本套丛书在内容上涵盖了甲骨文、金文、砖瓦陶文、印玺文、钱币文、碑版、墓志、刻帖、简牍、文书、写经、卷轴墨迹等多种门类。并邀请专家针对每件作品撰写研究评述,除了定名、时代、尺寸、释文、著录信息外,还对甲骨、金文、简牍的出土、递藏情况,碑志、刻帖的刊刻、版本考订,名家卷轴墨迹的装潢样式和鉴藏信息等都做了充分展示和介绍。

“从国博馆藏的三万多件书法碑帖类文物中,精选出法帖100卷,以国内外稀有版本的书法拓片和墨迹等文物为主,在研究中国古代书法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同时也有独特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广泛的临习使用价值。”安徽美术出版社社长唐元明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

问答

不同版本对书法史有何意义?

代表性汉碑为何最早是明拓本?研究拓片的版本有什么意义?著名书法家、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暨南大学教授曹宝麟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不同版本的比对,无论对于临摹书法或是研究书法史,都有意义。

羊城晚报:研究拓片的版本有什么意义?

曹宝麟:这套书里面,汉朝的三块碑都是明拓本,很有代表性,应该说体现了汉人书法很高的造诣。

既然《曹全碑》是在明朝嘉靖年间才出土,那么明拓本应该是其最新的版本,但是像《史晨碑》、《孔宙碑》这都是在宋代欧阳修《集古录》里已经注录过,却并没有拓本流传,所以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大概最早也就是明朝的拓本。

有一些碑帖比如《集王圣教序》,应该最早的也是宋拓本,也印证了古人比较注重一般的碑刻,而对于像这些带有墓志、神道碑性质的不太重视,所以汉朝的三块碑才会最早的只有明朝的拓本。

另外,《集王圣教序》在这套书里面选择的拓片,是我所没有看到过的。我们一般看到的都是三个版本:一是王镛本,王铎的兄弟藏的版本;一是日本三井本;还有就是杨实若本。像这套书里收的这本也有它自己的特色,应该说也非常精彩,(断为)宋拓绝对没问题。

我经常要求学生同一本法帖需要有各种版本的收藏,做为临摹也好,主要是研究,看看它们相互之间比较以后有哪一些出入,尤其有哪些不同的地方,那么作为版本方面的比勘,是有它的意义的。

羊城晚报:书法爱好者收藏、研究碑帖有何意义?

曹宝麟:康有为在写《广艺舟双楫》的时候,在北京就买了很多的碑帖作为研究,才写出这样的一本也算是托古改制的书。当年鲁迅也喜欢收藏碑帖,他的日记里面经常会写他在琉璃厂花多少钱买一个碑帖。

羊城晚报:在这套丛书中,真迹与刻本的比对,能看出什么信息?

曹宝麟:这次国博藏品出版中,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颜柳白米四家法帖》,这本是宋朝的越州石氏本,石氏刻本,这应该是第一次面世,里边有很多都是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新的资料,尤其是米芾有好几本帖,都是我在20多年前编《中国书法全集·米芾》两卷的时候没有看到过的。

颜真卿的这几本帖,想不到在宋朝的时候已经有《祭侄文稿》的刻本。《祭侄文稿》我们现在能看到真迹,我特地将真迹和这个影印本刻本相比较,觉得它刻得还是很忠于原作,已经很不容易了,应该说,当时如果不能看到真迹的话,这本东西对研究书法的人而言,已经是一个“神器”了。

还有柳公权,尽管只有两三行的字,柳公权的行书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真迹只有《蒙诏帖》,《蒙诏帖》我们知道是学颜体的,但想不到在今天这个石氏本里头能看到柳公权的这几行字很明显有欧阳询的特征,我们知道柳公权的楷书是集了两家书体,一个就是颜真卿,他的结构比较宽博的样式都是从颜真卿那里来的,但他有一些点画就是集之于欧阳询了,比如说直的、转折的地方他都是来源于欧体。从他这个行书有欧体风格来看,也可以印证柳公权的书法主要来源于本朝的欧颜两家。

此外,还有米芾收藏的谢安《八月五日帖》,这本东西在宝晋斋法帖也刻了,但是宝晋斋法帖里的没有它刻得好。这个帖所附的研究文章说到,这可能是米芾的一件临本。米芾对于谢安的这本帖评价非常高,他认为二王父子是不如谢安的,和谢安相比,二王有尘气,即有世俗气,而谢安则有神仙中人那种高洁风尘的感觉。这个帖应该是非常难得的谢安的一件作品,尽管当年收到的时候已经很可能是摹本,但是基本上能够保留谢安时期或者东晋时期一种高华的书风。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林清清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