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石钟山:写那么多军旅作品是因为热爱

2018-08-22 08:07 北京青年报

作家石钟山的父亲是位军人,抗美援朝后曾在南京学习,为了怀念这段岁月,他给儿子取名为“钟山”。

和这个寄托着父亲心意的名字一样,石钟山的作品中也常常可以看到父辈的影子。石钟山是讲故事的高手,几部军旅题材小说出版后都大受欢迎,而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幸福像花儿一样》等,更是已成经典。对他而言,创作军旅题材如同吃饭穿衣一样自然,“因为熟悉了,我们才热爱。”

最近,石钟山新作《关东往事》由华文天下推出,书中收录石钟山全新两篇中长篇小说《东北往事》和《关东轶事》,两个故事看似没有联系,但石钟山都以抗日时期为背景,东北为依托,写出东北豪迈淳朴的民风,奏响家国情仇的爱恨悲歌。

胡编乱造的作品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在《东北往事》中,石钟山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人物成长的身上,讲述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在牺牲面前的犹豫和选择。石钟山说:“革命者也是普通的人,他们有信念和理想,也有选择和挣扎,在这部小说里,我试图写小人物的信仰。信仰是这部小说的脊梁,有了信仰才有力量,人才变得真实可爱。”

石钟山认为,凡是人,归根结底都在寻找,寻找自己的信仰,而信仰绝非是金钱、房子、车子,或是给孩子读什么好学校:“这不叫信仰,这叫生活所需。我们今天干了活,明天就OK,就可以得到一笔钱,这不叫信仰,正因为信仰达不到,而我们又有所希望,这才是信仰。我们每个人,哪怕你不承认有信仰,但是你与世人为善,你避开黑暗向着光明走,我想这个世界都会有积极的力量。”

《东北往事》的故事发生在“伪满”政权时期,马天阳从“满清警察学校”毕业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共产党在哈尔滨的一位地下党员。从前在警察学校的同学行踪诡异多端,曾经的爱人因为恐惧背叛而逃,看似作风粗野的警察局长忠诚善良……在那个战火纷飞、时局动荡的年代,唯有忠诚是信仰,唯有信仰可依靠,在东北大地上共同奏响悲壮的革命之歌。

谈及与以往抗日谍战戏的不同,石钟山表示,《东北往事》写的是初出茅庐的青年,刚大学毕业,然后为我党指派,打入敌人内部,他们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不是无所不能的地下党,只是普通人,在做地下党的过程中,他们遇到许多困难和牺牲,甚至主人公还选择了妥协,在报纸上宣布脱离共产党,“选择这种方式,他的良心过不去,他觉得愧对了情人,愧对了组织,愧对了自己的信仰,但是当时他又没有办法,这就是我们的人性,我们每个人不是基督,我们是人,面对这样一个生死抉择,痛苦的时候,他选择了妥协,但是在妥协过程当中,他又在前进和进步,这是一个百般纠结和复杂的人物。”

为了还原真实状态,石钟山查阅了很多资料,也采访了当年许许多多在东北,乃至在华北地区的地下工作者:“我问他们‘你们是不是各个穿着光鲜,西服领带,香车美女,出入各种豪华的酒店,你们当年是不是这样?’他们说错了,首先,打入真正的敌人核心内部的人员并不多,真正进入到敌人内部核心圈,享受到敌人所谓的奢华待遇的人士很少,我们真正都是在外围工作,是买情报,探听情报,以这个方式,默默无闻地做事。我采访的一个人,他父亲原来是特工科科长,我问他父亲当年是怎么搞地下工作的,他说我父亲的原则就是,要越普通越好,甚至如果变成叫花子,变成一个别人都不愿意多看你一眼的时候,那时候你是安全的。所以,他们大多数不会像影视作品里那样穿西服打领带,不会那么高调,因为你让别人多看两眼,你就是不安全的。此外,包括提到的那几次战役,我也做了详实的查阅,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候结束,我都有详细的记录,在这个背景之下,他们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想一部作品没有出处的话就是胡编乱造,胡编乱造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创作小说为何还要花如此大的功夫去查阅史实?石钟山表示,因为很多人包括专业的社科历史工作者,在看文学作品时也会研究,“希望在我们的书中得到一种史料价值,这种史料价值留给后人,让后人去勾兑,去描绘,去复制我们现在的历史。假设我们再过二十年,再过五十年,我们给后人留下什么,可以让他们了解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就像现在的我们,看上世纪三十年代作品去了解那个时代的状态是一样的,所以带有考究,带有做学问的精神,去完成这样一部文学作品,我想这对社会、对读者才有价值和意义。”

写来写去,都不如军旅题材顺手

虽然《关东往事》字数不是很多,远非鸿篇巨制,但是创作这本书的想法却已在石钟山脑海中盘桓了多年,“首先我是东北人,对东北的历史和文化、人情、人性非常熟悉。”在石钟山看来,故乡是每位作家必写的作品,“人情世故,乡情乡音,熟悉的语言人物,都是你能驾驭的。关东往事是很沉重的一段历史,我在写作这个作品之初,想试图还原当年我们地下党的真实状态,也就是真实的人性状态,就是这样一个初衷。原来这本书写得比较长,人物多一点,想写成那种鸿篇巨制式的,后来我考虑到当下读者和观众的接受程度,就放弃了,成为现在这个很短的篇幅。”

石钟山坦承,自己的很多作品都是军旅题材,都跟军人、军人家庭有关:“首先我是一个军人,我的父母也是军人。一个作家,他所有涉及的题材,肯定是他所熟悉的,所能驾驭的题材,我也尝试写过公安题材,包括地方的一些题材,但是后来写来写去,觉得还不如写军旅题材顺手,究其原因还是一个作家对这片土地,对这片情感的热爱以及熟悉。因为熟悉了,我们才热爱。”

能创作出这么多大家喜欢的军旅题材作品,石钟山说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一个“爱”字,“因为如果你不爱,你很难去迸发出你的花火,你没有那个激情对他们进行表达,有了这一份表达欲,我们才有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体系,表达出他们的世界观,表达出他们的人性,表达出他们的情感。”

忆及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的火爆,石钟山说那时曾有很多人问他石光荣的原型是谁:“其实我所有作品里任何的原形都是父辈,尤其是你写长辈。写父辈,你第一考虑到的就是自己的父亲,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没有你对父亲那样熟悉。”

提起创作《激情燃烧的岁月》的缘起,石钟山回忆说那时父亲已经离休很久了,“他们那一代军人已经被边缘化,甚至被我们淡忘了,影视作品或者文学作品基本不关注那一代人的状态、生死。那时候我父亲七十出头,他每天就坐在二楼的阳台上,面对夕阳,一个枯瘦的老军人,这触动了我,我就尝试着想了解他们那一代军人在想什么,我们院里有十几户人家,好多这种老人,其中有一些老人已经不在了,我就想军人的家庭,他们的情感纽带是什么,他们的信仰是什么,他们这些年是怎么生活过来的,我觉得作为一个军旅作家,我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去表达。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还是基于一种感情,我觉得作为后代,自己都没有替父亲那一代人去歌与呼的时候,还有谁去关注他们的情感,他们的世界?所以从那儿开始有了《激情燃烧的岁月》,有了《军歌嘹亮》以及许许多多军旅题材的作品。”

头几年写书不冷静  现在回归自己

《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幸福像花儿一样》曾经红极一时,《关东往事》如何超越?对此,石钟山十分冷静:“《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好,《幸福像花儿一样》也好,都是过去时了,想要超越,我可能要从另外一个题材,另外一个角度去超越,但是火不火,不是我说想就能达到的。一个作品的成功,要天时地利人和,而不仅仅是靠自己的努力,就像我们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但是孩子考了多少分,上了什么学校就不是你能决定的了,而且就算考上清华北大,出来也不一定是一个人才,人才的成长跟他的环境,跟他的机遇,跟社会需要等等是有关联的。我想作为一个作家,踏踏实实地按照自己的良心,写出自己觉得对得起社会,或者对得起自己的作品就OK,红不红,火不火,我觉得跟我没有关系。”

在石钟山看来,其实一个作家写作时并不苦闷,写作完成之后,在写下一部作品的时候,他要想如何去超越自己,如何超越别人,这时才苦闷,因为任何一个作家都不想重复别人,也不想重复自己,“我想一个作家写作的时候,他的阅读量要非常大,首先要知道中国作家、世界作家的写作方法,虽然不及,但是必须是你的理想,你的标杆,你要朝那个方向去努力。这样才能自己超越自己,找到自己的一个位置。”

石钟山说自己早年写书时急于发表,想成为一个作家,后来真成为作家后,又要去跟别的作家攀比,要更知名,社会地位更高,“走了这一遭之后,我现在思考、沉默、在想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去跟谁比,现在的心就沉静了,我们经常想得很透,但是做的时候很难做到,很难活透,是因为我们没有到一定的高度。”

石钟山认为,一个人生下来的社会意义,是要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个位置不是说我有多么高的社会荣誉,我有多么高的社会地位,其实错了,成为对亲人、朋友有用的人,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我想这是最重要的。我头几年写书很不冷静,往娱乐化套,往影视化套,违背自己的意志在写书。我现在从一开始就在回归自己,找准自己一个作家的位置,找准自己一个写作状态的位置,我觉得《东北往事》这本书对我来说就是这样的一个意义。大家都讲情怀,什么叫做情怀,说我们怀旧了,说我们怎么怎么着了,就有情怀。其实错了,我们把情怀了解得很粗浅,真正的情怀是我们真正的回望自己的人性,广告语说我们心有多大,世界有多大,其实是我们的人性有多高,我们的力量就有多大。”

读好书,做好人,做好事

创作的灵感从哪里来?石钟山的答案是灵感只能靠生活,热爱生活,而对于作家来说,首先灵感就是读书,“读大量的书,也许某一句话,某一个小情节,就勾起了你生活的某种快乐,一下把你激活了,这就是一种灵感。还有一种就是与朋友聊天,一定要有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有自己的一个小圈子,志同道合的一些人,喝喝茶,酌两杯小酒,聊一聊所见所闻所感,这就是相互促进启发,其实一个人的力量、能力永远是有限的,我们都盼着能成道成佛开天眼,先知先觉,其实真正大智慧的人来讲,不用开天眼,就靠他的那种可触、可摸、可看、可嗅,把所有的功能都发挥起来,去感触这个世界,我们的灵感就在这个世界上,在人群当中。”

至今,石钟山仍保持着每天两小时的读书时间,他认为一部作品水平要看你作家的高度,“你有多大本事,你就表现出你的作品有多大的力量。你苍白没有力气,那你的作品就苍白没有力气,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只能修炼。”

石钟山认为,人从生下来到死亡,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读书、读报、读朋友圈,都是在修炼,都是想找到更好的东西,鸡汤文很流行,因为你觉得看一篇很暖,其实你回头看了之后,那个话说了跟没说一样,其实它告诉你的不是真理,那只是慰藉你片刻的心灵,所以我想说要找到真正的修炼出路,就是要读好书,做好人,做好事。读书能帮你甄别是非,读书磨炼你的智慧,如果人不读书等于是没有文化,有的大学毕业生说我这个学校那个学校毕业的,其实你不读书,就算是大学毕业,把你放到社会当中你也什么都不懂。”

书籍如此之多,石钟山建议要学会取舍,他个人尤为推荐阅读中国传统文学,多读些国学,“四人帮刚粉碎的时候,我开始读《唐诗》《宋词》,经常跑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去背诵,好多年过去之后,我所有的功底还是那个时候打下的,并不是我上大学之后读过多少多少史。我做人,思辨,写作,都是靠那些。大学时学的是告诉我理论的东西,有些理论反而束缚了我作为一个作家写作的才华。真正的国学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我们中国文化几千年,在几千年当中它去掉糟粕,留存到我们当下的时候,能剩下的肯定是精华,否则是留存不下来的,但是到我们这一代人,流行所谓的碎片化,所谓的信息化,我们许许多多留存下来的东西也要被埋没了,其实我们这一代人应该真正地踏实下来,拾起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智慧,应对我们以后的世界是足够了。”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