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中国文化如何真正的走出去? “首先利己而后利人”
2018-08-18 09:50 千龙网

千龙网北京8月17日讯(记者 纪敬)8月16日,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系列沙龙之“壁垒与对话: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在北京船山书院举行,成中英、洪汉鼎、阿克曼、沈清松、倪培民、葛承雍、朱汉民、干春松等中外专家学者齐聚,在跨文明对话的语境下,探讨中国文化如何打破壁垒实现真正走出去。

2
8月16日,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系列高端沙龙之“壁垒与对话: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在北京船山书院举行。(组委会供图)

想要传播出去 首先要自身认同

歌德学院中国区前总院长阿克曼也是一位汉学家,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翻译过莫言、张洁、王朔等作家的作品。对于“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这个问题,他坦言,什么叫中国文化,什么叫西方文化?文化是一个丰富、复杂和多元的体系,包含了多种内涵。当我们在谈论文化走出去的时候,必须要更加聚焦,更加清楚自身的文化到底是什么。

而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成中英表示,中国文化走出去,首先需要把自己的文化建立起来,“我们应该知道什么,相信什么,实践什么,要有清楚的认识;同时还要建立在对他人认识的基础上,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我们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对西方来说,我们要跳出汉学时代的轨迹,从一个后汉学时代建立一个新哲学的自我认识。然后了解西方的整个脉络,才能知道我们能够做什么,在这种交往中人类可以共同做什么。”

此外,国学大典主要发起人朱汉民认为,一个优秀文化首先就应该有利于自己,要自己认同。“文化的生命力,来源于它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解决现代生活的困境。而走出去,就像中餐馆,因为我喜欢,对我有用,所以自然而然希望对别人有用。首先利己,而后利人。”

对外的“实用性”是文化走出去的关键

洪汉鼎教授是斯宾诺莎哲学、当代德国哲学和诠释学专家,他直接推动了西方诠释学在中国的研究与传播。结合自己从事领域的多年经验,他认为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无论是“西学东渐”还是“中学西用”,都是自然而然的历史必然,要有宽容开放的心态。文化交流要看对方有没有需求,用对方的语境来诠释,而不在于主动去“送”。

知己还要知彼。在阿克曼看来,中国学者和汉学家们首先要清楚,文化要走向哪里去?要讲给谁听?“文化的传播不在于是不是传统,而在于其是否能给今天的社会提供一些思考和解决方案”。而倪培民教授同样表示,“佛、儒、道”等东方哲学能够帮助西方哲学看到他们的不足,西方哲学也能够帮助东方哲学看到自身的不足,这种交流才更加有价值,“只有让西方社会看到东方哲学蕴含在生活中的价值,才能更加容易的走出去”。

沈清松表示,要以己心推之,要讲别人能听懂的话。“走向陌生人的心灵包含三个层次:语言外推,如果你的话语,观点是正确的,那别人是听得懂的;听不懂,你需要反思自己;实践外推,如果把自己的东西抽出来放到别人的脉络里,同样有效,证明你的主张有效;本体外推,不同学科有很大差异,需要面对实际的人和社会,去交流和思考。我们走出去的文化是要适用于别人,适用于别人的脉络,适用于大众和社会的。”

据悉,9月“致敬国学: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将在武当山举办第三场国学高峰论坛,10月下旬还将举办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的颁奖盛典。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