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我不是药神》抛砖引玉 引发“当下社会现实题材影片发展探讨”
2018-08-15 13:36 千龙网

8月13日下午,“当下社会现实题材影片发展探讨”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图为研讨会现场。千龙网记者 张静摄

千龙网北京8月15日讯(记者 张静)8月13日下午,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市文联研究部、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当下社会现实题材影片发展探讨”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此次研讨会旨在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的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当下社会现实题材影片的发展现状,探讨该类型电影的新发展和面临的新问题,促进新时代首都电影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推动产生更多优秀社会现实题材电影作品。

社会现实题材影片的主要特点是取材于当代社会中的真实故事,用艺术的方式表现社会现实。一部好的社会现实题材影片不仅展现社会现实,还能引发思考和讨论。会上,专家们梳理了中国社会现实题材影片的发展历史,讨论总结了社会现实题材影片有别于其他电影类型的艺术特性,研究探讨了未来此类影片在电影艺术和产业格局方面的发展途径。

与会专家首先对社会现实题材电影的社会价值和国产社会现实题材影片的发展状况表示了肯定。胡智锋认为,以《我不是药神》为代表的当下社会现实题材影片提供的创作经验在于三个关系的处理,一是大与小,即国家民族的宏大叙事与细微、具体切入点的关系;二是情与理,即具备理性思考,同时能唤起观众的情感;三是悲与喜,将悲剧性的实践用喜剧呈现,做到“含泪的笑”,笑完之后又产生由衷的敬佩和敬仰。高小立认为,《我不是药神》使每一位观众深深地被角色的命运和选择感动,影片强大的人文精神关照、拷问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性,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因此,社会现实题材电影要注重人物刻画和情感表达;同时,《我不是药神》以商业片的拍摄技术手段反映现实主义的诉求,这为中国社会现实题材影视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角。赵小青认为,表现社会现实是中国电影创作的优良传统,无论在历史上还是近年来,优秀的现实题材影片也往往有着优秀的市场表现,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希望国产电影能站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直面现实的态度与成熟的商业运作结合,推出更多优秀的现实题材商业电影。

一些专家认为,社会现实题材电影要获得更好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反映生活的能力,加强制作能力,提升电影品质。李道新将当前反响强烈的国产现实主义电影归纳为“参与性现实主义”,指的是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精神导向参与介入或者干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或社区的公共事务,从而影响决策,修订法规,改变观念或者达到针对相应问题的积极动员效果。他认为,从这一角度看,中国电影的社会参与性还远远不够,还有大量的社会问题并没有引起电影的关注,在题材、样式各方面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需要有更多的资本和电影人投入其中。张冲认为,目前国内社会现实题材电影的特点是情感至上、以情动人,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强电影创作的思想性,突出电影作品反映现实的深度。王纯认为,电影作为大银幕的艺术形式,终究离不开视觉效果,希望今后社会现实题材影片能够加强制作能力,推出更多高技术含量、制作扎实、具有独特审美体验的主流大片。刚杰在总结发言中说,首都北京的电影发展对全国其他地区有很强的引领示范的作用,北京市文联一向十分重视电影工作,将来市文联会采取更多措施,鼓励首都影视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社会现实,表现首都北京的新发展,推出更多优秀的社会现实题材影视作品。

此次研讨会是市文联“2018北京文艺评论热点现象研究”系列研讨活动的第六场。今年,市文联将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将历史经验与当下北京地区文艺新形势新任务紧密结合,围绕北京城市总体战略规划,聚焦社会文化热点,对重点文艺作品、文艺思潮、文艺现象积极发声,发挥文艺评论在文艺生态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和推动产生更多具有中国风格和北京特色的优秀创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