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好人邓平寿》将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

2018-08-13 08:20 中国文化报

前段时间,一篇题为《真人真事,怎么一演出来就假了?》的文章,在戏剧评论人的朋友圈中小范围刷屏。它戳中了剧评人心中的一份困惑与“隐痛”:英雄模范人物是最能反映当前社会良好精神风貌的代表性人群,舞台戏剧创作中以之为表现对象的作品也数量可观,可是,仍有一些作品给人“套路化”“不真实”之感。8月4日、5日,梁山灯戏《好人邓平寿》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在短短110分钟的演出时间里,随着剧情推进,观众对这个善良、幽默、平易近人的基层干部逐渐产生了感情,当剧末他因病突然离世,很多观众为之流下了悲悼的眼泪。梁山灯戏用它独特的剧种品格,为现实题材中的英模人物创作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该剧采用了一场一事,再加以串联的叙事手法,剧情虽无大的起伏波澜,但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式将邓平寿工作、生活的不同侧面,呈现在观众面前。梁山灯戏本身擅演小戏,寓生活情趣与人物性格于细节之中。《好人邓平寿》采用这样的呈现手法,也是继承了梁山灯戏的这个特点并加以拓展。邓平寿这位虎城镇党委书记第一次出场是在集市上,先跟卖鸡蛋的王大娘问候,后跟送戏下乡的灯戏团的团长话谈,又帮卖菜的蔡大爷挑一肩,群众跟他一点也不生分。邻镇的年轻干部罗敏来虎城镇找恋人赵辉(虎城镇党委委员),邓平寿还打趣几句:“你来对了,今天晚上我请你看灯戏。”罗敏回应:“空头人情少来!送戏下乡本来就不收钱的。”三言两语,将邓平寿热情幽默的个性体现了出来。在虎城镇,双休日若是逢场天,镇政府照常上班,方便农民办事,这反映了邓平寿“屁股坐在农民一边”。而邓平寿下村入户时,接过村民舀起的生水就喝,跟自带保温杯的小罗形成了鲜明的区别。

塑造英模人物形象的剧目,难免涉及其具体工作实践,或许由于取材不足,或许难于正面展现,创作往往陷入困难,情节难以深入,人物形象也容易显得扁平化。我们常看见让主人公在事业攻坚阶段,家人生病或突发紧急情况,要在事业、亲情间抉择,最终“舍私为公”,这成为同类剧目衬托主人公人格高尚的“套路化”的处理。《好人邓平寿》没有这样做,除第二场描写其清贫却温馨的家庭生活,其余场次皆以其工作为叙写重点。第一场中,邓平寿鼓励残疾人梁炳全办乡镇企业,梁炳全考察过后,向邓平寿汇报遇到资金短缺的困难,邓平寿马上提出借自己的房产证给梁炳全做抵押贷款,看到这里,笔者心里咯噔一下:“这怕又是一个没有原则的好人吧。”谁知越往后看,这个人物越显丰富而立体,剧情也越来越有戏。

该剧通过修路、补井等事件,选取了细小的切入口,展示了处理工作“板眼多”的邓平寿。做基层工作,他有着足够的智慧和灵活的方法。例如,修路是虎城镇的大事。在第三场,公路经过的村庄——上河村的村支书雷金生因为遇到“钉子户”七表叔,受了气,要辞职。邓平寿管理雷金生的方式很巧妙:他下村来到雷金生家中,先与他追溯多年交情,邓平寿是雷金生的入党介绍人,用“激将法”激将雷金生背不出入党誓词,雷金生兴致勃勃背完,邓平寿脸色一变,一拍桌子,说:“党章背得憨扎劲,口是心非你骗谁人?你想辞职把城进,想发大财包工程。你入党不付出只想捞进,那是你打错算盘进错门……”在誓词与自己行动的对照下,雷金生惭愧万分,甘心认错。又如在第五场,修路工程包工头邱鸿发与大湾村村长“孙猴子”发生矛盾。原来修路炸断了泉眼,接上泉眼以后,邱鸿发查看到井漏水,反复补也补不住,“孙猴子”因为几个村民组断水几天,不依不饶,要求邱鸿发把自来水管接到村民家门口做赔偿。邓平寿要下井察看,“孙猴子”试图阻拦,邓平寿看穿了其中原委,终于下井用水泥把漏处补好。待邱鸿发走后,再教育“孙猴子”,虽然“为民办事心不坏”,但不该“白天补好夜使坏”,督促他有错就改。他不仅解决同事下属的思想问题,还着手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第六场,他带领雷金生解决了“钉子户”七表叔不肯为修路置换土地的问题;对于村民建水塔、接自来水管的需求,他表示镇政府补助各村一部分费用。

该剧充分发挥了梁山灯戏的剧种特点。全剧乡土气息浓厚,虽是正剧,但以幽默诙谐为主要基调。梁山灯戏擅演生活中的小人物,所以剧中不仅邓平寿幽默平易近人,也将其他配角“小人物”的可爱发挥到极致。“孙猴子”听从了邓平寿的主意,派村里的“咬到犟”“不认黄”两位认真到倔的老头、老太担任本村修路路段的质量监督员,用料不实在就不让开工。这种“以毒攻毒”的用人方法,加上演员在舞台上抓住细节放大的夸张表演,令人捧腹。

主创团队为首都观众奉献了一台好看、耐看、剧种特色鲜明的塑造英模人物的剧目,难能可贵。演出结束后,主创团队的成员说:“邓平寿在生活中和舞台上是一致的。邓平寿的事迹太多,可取的素材很丰富,完全不担心不够用。”那么,为什么邓平寿鲜活地立在了舞台上,而有一些剧目的英模人物走向了“假大空”?究其根本,在于艺术创作者有没有将“生活真实”成功地转化为“艺术真实”的本事,这需要披金捡沙,需要艺术匠心。为了了解邓平寿,该剧的主创团队曾数次采风。正由于主创团队深入了解邓平寿,投入真情实感,又立足和发扬剧种特点,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充分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才丰富立体呈现了邓平寿这位先进人物。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王静波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