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幻茶谜经》以舞解“禅茶”

2018-07-27 10:50 北京商报

集结了历史文物、角色反串等看点的舞蹈作品会在舞台上呈现出怎样的效果?于9月7日在正乙祠戏楼上演的《幻茶谜经》将揭晓答案。作为一部创意起源于茶具的舞蹈作品,《幻茶谜经》不仅以“茶”为线索讲述了人生境遇的起伏,也借助肢体语言的抽象表达形式,解读茶文化中所蕴含的禅意。与此同时,《幻茶谜经》具有佛教风格的音乐,以及色彩对比强烈的服饰与妆容,也会带给观众别样的体验。

文物搬上演出舞台

中国虽有传承千年的茶文化,以“茶”为主题的演出却并不多见。将于9月亮相正乙祠戏楼的舞剧《幻茶谜经》,则以一套精美茶具作为创意来源,以“茶”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女子人生的起伏。

“茶”是舞剧《幻茶谜经》的关键字,舞台上自然也少不了各式各样的茶器道具。据悉,剧中使用的茶器道具是西安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唐皇家茶器具的一比一复制品,也是获得正式授权的国家三级文物。这套茶具是唐僖宗李儇的供佛珍品,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等级最高、配套最完整的宫廷茶具,可以全面再现唐代宫廷茶道的程序和茶文化内容。

“舞剧《幻茶谜经》是我创作的‘东方灵欲’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之所以会选择‘茶’的主题,一方面是‘茶’本就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可供挖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现代舞台上很少出现表达这一主题的作品。”舞剧《幻茶谜经》导演赵梁表示,将厚重的大唐皇家茶器具与跃动的舞蹈在舞台上结合很难,同样也具有挑战性,其中,演员的角色塑造能力对剧目内涵的传达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角色反串成亮点

女子茶幻是舞剧《幻茶谜经》中的主角,与她相遇的樵夫、高士、僧人三个男子则代表三种不同类型的个体,他们接触女子茶幻后的心路历程铺就了舞剧《幻茶谜经》的故事主线。但事实上,手持红伞而立的女子茶幻实由男子反串演绎。

在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陈子度看来,角色反串常用于戏曲演出,传统戏曲发展的巅峰时期,男班与女班就是分开表演的,并由此诞生了由男性出演的女性角色乾旦以及由女性出演的男性角色坤生,这二者无论是唱腔还是身段都有严苛的规定,这同样适用于现代舞台表演,因为男性反串女性角色如果仅是形似而非神似,很容易破坏舞台观感,只有功底到位,角色反串才能展现出不一样的舞台韵味。

在舞剧《幻茶谜经》中,由男子反串的女子茶幻不仅要表现出唐朝女子气质,还要凸显出内热外敛的人物个性,这是对表演者自身能力的考验,也对音乐、服饰、妆容等提出了高要求。据悉,舞剧《幻茶谜经》的背景音乐是根据唐朝风格音乐和佛教音乐专门制作而成,所有演出服装是严格按照唐朝时期的版式和材质量身定做的,重点突出雍容华贵,而演员的妆容多为白面,与服装对比鲜明,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涂绘。

抽象解读茶文化

“虽然舞剧《幻茶谜经》源起于‘茶’,更把文物茶具搬上舞台,但是我想表达的主要是‘茶’背后的禅意。”赵梁表示,茶文化中蕴藏不少具有禅意的内涵,是非常抽象的东西,而舞蹈所表达出的肢体语言同样也是抽象的,这让演出有了很多可以解读的空间,无论是人物关系、舞美布景,都不会有特定的标签去限制观众的想象,这其实也是一种禅意。

有行业人士指出,“茶’与“禅”是两个非常具有东方韵味的元素,充满了神秘玄妙,但是又难以具像化的表达,这是舞剧《幻茶谜经》的一个突破性尝试。与此同时,舞剧中也暗含着两条内容线,一条是女子茶幻的人生境遇,另一条则是将茶文化进行升华,用舞蹈表现出“禅茶”的内涵之美。

事实上,舞剧《幻茶谜经》的名称也暗含着赵梁对演出内容的理解。“‘幻’是指舞台是实现幻想的地方,‘茶’是幻想延伸的载体,‘迷’是对抽象内涵探知的渴望,而‘经’既可以理解为对内容的解读,也可以理解为经典,舞剧《幻茶谜经》其实就是想用这样一台演出展现出东方文化的魅力”。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