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开学,首师大附小柳明校区三(11)班的42位同学,收到了一份特别的“开学礼物”——本报微信公众号“教育圆桌”为这个班级免费搭建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班级的图书角,并配赠了42本不同图书。这个特别的阅读“礼物”每年都在更新加码,如今已达100余册……这些书,两年期间在每个人手上流动传阅,也掀起了这个班的阅读“热潮”。
阅读让孩子们很兴奋
“圆桌图书角刚到班级时,孩子们就很兴奋。那会儿他们才三年级,现在都五年级了。这个图书角可以说陪伴他们从低年级一直走到高年级,每年还都有新书来。”回忆起“圆桌图书角”初来班级的情形,班主任李冬梅记忆犹新。
贝尔叔叔的《荒野求生少年生存小说系列》、曹文轩的《大王书》系列、秦文群的《别和美丽擦肩而过》彩虹书系、诗集《谁在床下养了一朵云》……这些书,每次一来就被11班的学生们翻了个遍——课间看、中午读,自习课时也要翻看。
李冬梅介绍,虽然学校也有图书馆,但是并不大,所以能拥有班里的图书角对学生们来说,是件格外幸福的事。
读《草房子》让孩子们很开心
每年开学,教育圆桌都为全市拥有“圆桌图书角”的班级配赠新书。2016年,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大奖后,教育圆桌也第一时间为大家配送了这位大家之作,《大王书》系列的到来,也开启了这个班级新的阅读模式。
进入五年级,为了让学生们进一步读懂曹文轩的文学,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李冬梅,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陪孩子们阅读《草房子》这本书。这一精细的阅读过程,已不再是停留在书面,而是让学生绘制人物名片,为人物写悼词、写颁奖词、续写故事、画一幅画……
“因为《草房子》属于人物群像,所以为了帮助孩子熟悉情节,我让孩子们从6个角度来给每个人物做名片,写上名称、职业、性格、重要经历、关键事件,再画一个自画像。”
“只要一提上《草房子》,他们就特别开心。去年期末时,我把《草房子》和语文复习课交叉着上,拿出两三节正课,专门给孩子们上《草房子》……”对一本经典名作如此精细到“抠”读的方式,李冬梅坦言,还是第一次。而这样对阅读的投入,也得到了全校的好评。
孩子们的“疯狂”阅读还会继续
今年暑假过去,五(11)班的同学马上就要上六年级了,而他们的“疯狂”阅读还会继续。7月份暑假刚开始,圆桌又为他们配赠了新书。
“有一年的假期作业,我给孩子留了5本书的阅读,有一本是诗集《谁在床下养了一朵云》,另一本是《和小学生的烦恼说拜拜》。孩子们居然纷纷举手说这些书他们早看过了,因为圆桌图书角里就有这些书……”李冬梅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