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体味“易老”的非遗传续

2018-07-23 09:04 人民日报海外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批优秀成果推介会,日前在国家图书馆举行。

非遗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但由于传承人的不可取代性,加之普遍年事已高,少部分非遗项目仍存在“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危险。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全面启动。2018年5月,首批抢救性记录项目验收完成,最终有227个项目通过了专家评审,其中25个被评选为优秀项目。图为80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昌黎地秧歌”代表性传承人秦梦雨在推介会上表演。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