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敬一丹:1700封家书 我家的68年

2018-07-11 07:52 中国青年报

来源标题:敬一丹:1700封家书,我家的68年

生于1955年的敬一丹,小时候就发现,家里床下有个木箱子,里边放着爸爸妈妈的信。1950 年12月23日,敬一丹的爸爸在“恋爱第一封信”中写道:“无论那寒风吹得多么紧,它永远也吹不开我们热烈的友情。”

敬一丹的父母相遇在1950年,“我妈妈韩殿云,20岁,爸爸敬毓嵩,24岁。那年他们穿着公安部队的军装,胸章标识:中国人民解放军。臂章盾牌标识:公安”。一封封时代色彩浓重的书信,承载着父母的爱情和人生追求。

父母坚持写信、留信,影响了后代子女。敬一丹家里的信越积越多,到近年整理时已多达1700余封。

敬一丹重新梳理上千封家书,在新书《那年 那信》里,以“信中信”的方式与四世同堂大家庭的后代交流,引出信的故事——从1950年的情书,到2018年的“微信控”。

敬一丹在接受采访时说,《那年 那信》相当于是梳理了这个家68年来留下的痕迹。在她看来,家书记录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故事,代代都有故事,家家都有故事,千家万户的故事就像一块块小拼图,拼出了不同年代的世间图景。

敬一丹说:“回望,连接着昨天、今天、明天。”家族的故事定格在绿色邮筒和纸面上,跋山涉水历经寒暑保留下来的信件,是家族的纪念,亦是一种在字里行间、岁月更迭中的回望。

我应该做一个记录者 让更小的孩子知道这个家走过的路

敬一丹说起父母年迈以后,已经开始淡忘一些事。“我特别感谢在他们没有忘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了这些。我将来也会忘,我就在想,我的女儿如果不知道来路,她怎么看前面的路呢?”

为了让家族更年轻的成员知道这个家走过的路,敬一丹试图成为记录者和传递者,给女儿、侄子、侄女和再下一辈孩子写封信,“通过我的这封信引出我们家更久远的,我父母留下的那些信”。

例如《在书库一角,我的犯罪感》这一篇,是“一丹姨奶”写给孙女雯雯的信。上世纪70年代,敬一丹上中学每天都路过因“文革”而关闭的黑龙江省图书馆。1972年初,她同学的邻居是图书馆工作人员,找学生帮忙整理图书,敬一丹因而得到机会进入好奇已久的图书馆。

敬一丹第一次看到那么多书:《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红与黑》《简·爱》……“我们先是好奇,然后悄悄交换着眼神,这不都是‘毒草’吗?!收工了,图书馆允许我们带一两本书回家,还嘱咐:不要告诉别人。我们有点儿兴奋、有点儿窃喜,这成了我们几个同学间的秘密。”

在非常年代,敬一丹以这样的方式触摸到书海的边缘。这段往事在当年父母通信中也有所记录——“1972年3月,爸爸给妈妈的信:‘一丹还是每天去图书馆半天。’从这短短一句话可以看出,天天去图书馆,已经是那时的常态了。”

中学毕业后,敬一丹在林海开始了知青生活,也经历了书荒。她格外想念黑龙江省图书馆。

十六七岁时偷偷读书的经历一直藏在心底。等中年回首时,敬一丹感到有点“委屈”:“我本该在那美好的年华里,在阳光下尽情享受这些文化珍宝。而在那个年代,我却只能以那种心情、那种方式偷偷接近。”

因此,今年她给姐姐的孙女雯雯写信,笔触透着羡慕:“等你成为少女时,去书店、去图书馆,那将是更美的你……在阳光下读书,以阳光的心情走近书,雯雯,你会更幸福。”

妈妈教导子女保持通信 让下一代隔山隔水不隔心

敬一丹说,家中所有的信,是她的妈妈一封一封整理的,最后整理出厚厚两本“家庭读物”,取名《我爱我家》。自己的《那年 那信》就是在妈妈整理的基础上做的。“看那种家书总是让人又哭又笑,写这本书的过程也是,有泪有笑”。

“我们家留了那么多信,但是在‘文革’中,我妈被迫烧掉了爷爷的照片,以至于所有人对我爷爷都没有印象。我妈妈在很多年以后,专门带着痛感写一封信告诉孩子们当时烧照片的过程。”敬一丹觉得,妈妈是想告诉孩子,不是烧掉了,这个人就再也没有痕迹了。

若聚焦于一封家书,看似只是对一时一事的简单书写。可一旦铺展于时间轴上连成漫长的线索,家风家教的形成脉络便历历可见。

敬一丹妈妈的教育风格,是让姐弟四人懂得互相关爱和欣赏,养成“不争”的习惯,更形成了“让”的习惯。

13岁时,敬一丹用缝纫机给弟弟们补裤子,补丁有点厚,缝纫机针穿透了她的右手食指。闻声赶来的妈妈没有安抚她,而是大声喊来两个弟弟:“你们俩,记住,你二姐给你们补衣服,手指都扎穿了。她也不是大人,她才比大弟大3岁,她替妈妈爸爸照顾你们,你们长大要是不对你二姐好,你们就丧良心了!”

敬一丹说当时她听到妈妈的话,心里想的是:“帮妈妈管弟弟、管这个家,这是我该做的,我还能做得更好。”如今想来,敬一丹觉得,若是妈妈一味说她可怜,她一定会委屈、自怜,不可能激发起积极的心态,“机会教育加深姐弟手足情,逆境中鼓励积极心态”。

后来敬一丹去北京上大学,16岁的小弟也离家当兵,妈妈给敬一丹写信:“妈妈老了,你要替我分担教育和关心小弟的责任,常常给他写信。他不回信,你也要写。他年龄小,一个人在外面,更需要亲人的关怀。”

在妈妈的提醒下,敬一丹给小弟写了许多信,如“倾盆大雨”般全力以赴地写,“当时,我22岁,穷尽所能想到的大道理、小道理全用在这里了”。

敬一丹认为,妈妈这种教导子女通信的方式,可以让下一代隔山隔水不隔心,始终保持有沟通、有惦念、有心灵交流。

现在我不加控制地在怀旧 不想忘记也不想让女儿不知

在《那年 那信》新书分享会上,白岩松感慨,他会给自己带的每届研究生布置一个作业——“画出自己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和自己的父母走到一起的路线图”。做作业前,学生都会觉得太简单了;可是每当回来交作业的时候,学生都是哭着讲述的,因为“他们不知道那么艰难,那么偶然,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

央视读信节目《信·中国》的主持人朱军评价,拥有1700余封家书的敬一丹家是幸福的,即使在条件艰苦的年代下,家庭成员间的浓厚温情,依然带来别样的幸福。而读者翻开敬一丹家的书信纪事,“看到我们未曾经历的,甚至是未曾听到过的故事,这些故事能够给自己内心带来哪怕一点点温暖、震撼与思索就够了”。

敬一丹说,通过书信的文字记载,就能看出家人最在意的东西是什么。

“我的家庭使得我变成了这样一个人。第一次跟《焦点访谈》的朋友说我家有1000多封信的时候,朋友睁大眼睛,非常惊讶。我以为谁家都能这样呢!他说不是,他小时候的东西都没有留下,这个时候才觉得我多么幸运。”

家书,是全程参与敬一丹成长的自然要素。也因为这分自然,让她几乎意识不到父母的年龄。

值得一提的是,敬一丹的妈妈在写了一辈子家书后,前几年还学会了用智能手机,年过80岁的老人,成了不折不扣的微信控,在“我爱我家”家庭微信群一天能发近40条消息。

“我妈现在天天在微信里教导我们……她是特别爱教导人的。当我姐姐60岁退休的时候,我妈妈给她写封信,告诉她退休应该怎样,在姐姐的朋友圈广泛流传。妈妈喜欢把人生经验和孩子们分享,她是这样一个人,这也是做子女的幸福。”

2015年,敬一丹正式退休。这3年来,她形容“除了离开《焦点访谈》,其他的也没离开”,还在主持节目,同时出了三本“怀旧系”的书:《我遇到你》《我 末代工农兵学员》和《那年 那信》。

“我曾经控制,现在我不加控制地在怀旧。有的回忆是有痛感的,我不想忘记,也不想让我女儿不知。”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作者:沈杰群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