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桃源刺绣,针里繁华知多少(2)

2018-07-10 08:52 光明日报

来源标题:桃源刺绣,针里繁华知多少

3、代代绣娘,手口相传存芳华

“桃源刺绣手艺,其实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几乎失传。它之所以还能传承下来,和那些生活在大山深处、依然沿袭着曾经生活方式的老绣娘们分不开。张春桂老人便是一位极有贡献的老一代绣娘。”翦永胜说。

翦永胜是在十分偶然的情况下认识张春桂老人的。

2016年5月的一天,“嘟嘟嘟”,拐杖抨击地面的声音在翦永胜创办的桃源郑家驿刺绣展馆里响起。

一位老妇人佝偻着背,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着。展馆的一间房间里,摆满绣架,年轻的绣娘们正在走线。

“奶奶,您怎么来了?”绣娘万立芬抬起头,惊讶不已。

万立芬从小跟着奶奶张春桂学绣花。9岁时,她尝试着独自绣一双梅花小鞋垫,可是绣出来的花不像花,倒像一个个疮疤。小女孩失望地将绣布扔开。奶奶微笑着捡起绣布,拿起绣针:“绣花不能急,要慢慢来。”奶奶挑出孙女绣错的针线,细细长长的绣针,连着轻盈的丝线,在缎面上下穿插,慢慢地,一朵小小的梅花就绽放在鞋垫上。

初中毕业后,家贫的万立芬不得不外出打工。行李箱中,放着绣针和绣线。打工几年间,箱子里便多出了100多件绣品。

2016年,得知家乡招募绣娘,万立芬毛遂自荐。

得知孙女专心当绣娘,还带徒弟,张春桂坐不住了:“这也是圆了我的一个梦啊,有更多的人来学是好事啊,但是不能学走样。”

从沙坪镇王家湾的家,到孙女当绣娘的郑家驿刺绣展馆,有5公里路。张春桂拄着拐杖,走走停停。3个小时候后,终于走到展馆。

就这样,张春桂成了郑家驿刺绣展馆的“编外教授”。翦永胜要支付拜师费,张春桂连连拒绝。

“编外教授”隔一段时间便过来传授技艺。有时拄着拐杖走路来,有时坐着摩托车来。

“在她身上,我们不仅欣赏到老一辈民间艺人美的绣法,更领略了淳朴美丽的心灵。”翦永胜说。

如今,张春桂祖孙两人都已成为桃源刺绣县级传承人。

“桃源刺绣南北两方各有所长,南面以花鸟为主,北面以绣戏曲人物为主。我姑妈擅长绣花鸟,要真正传承好桃源刺绣,还得拜擅长绣戏曲人物的老艺人为师。”罗明华说。

2015年10月,罗明华夫妻俩打听到桃源观音寺乡大山里有一位年事已高的绣娘,名叫敬桂芝。

第一次寻觅,山路弯弯,迷失方向,见天色已晚,只好返回。

第二次进山,终于找到敬桂芝在半山腰的家,可门锁上了。

第三次光顾,敬桂芝偏头疼发作,正在乡镇医院治疗。

第四次拜访,敬桂芝已康复在家,正戴着老花镜,拿着绣花针。绣布上,一幅《刘备招亲》快完工了。

要接老人出山为师,敬桂芝七分惊喜三分犹豫。

“我晕车。不怕你们笑话,活了80岁,我还只在解放那年去过一次县城呢!”敬桂芝老人有些难为情。

“您老第一次进县城,看的是新中国;这次您进县城,是给桃源刺绣带去新希望啊!”金明辉不想放弃。

“你说得对,不能把手艺带到棺材里去!我跟你们走,坐不了汽车,就坐摩托车去!”敬桂芝下定了决心。

距县城80公里,山路险峻。

一辆小轿车,一辆面包车,一前一后护卫着匀速行驶的摩托车。

面包车里的医护人员随时待命。

走走停停,近10个小时后才到县城。

进了县城,车队直奔医院,金明辉带着敬桂芝做全面检查。

“老人家,您太了不起了,您这是用生命支持桃源刺绣啊!”

第二天,敬桂芝就坐不住了,非要去桃源刺绣培训基地看看。

墙上挂满刺绣作品,屋里摆满绣架。一个个年轻的身影忙着穿针走线。

敬桂芝看看墙上,摸摸绣架,连连感叹:“好啊,还有年轻人喜欢绣这个,好啊!”

接连7天,敬桂芝和年轻的绣娘们探讨针法、点评作品,并将自己的绣法和盘托出。

就这样,老艺人的工艺,终于被传承下来。

从2016年开始,桃源县启动“非遗+扶贫”工作,由宣传部牵头,联合湖南省文理学院专家学者、本县刺绣产业带头人、收藏家和手工爱好者成立桃源美术文化研究院,开展桃源刺绣理论研究、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并且将刺绣传承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成立桃源刺绣培训中心。培训班为学员免费提供刺绣材料及午餐,优先选用贫家妇女参加培训。学有所成的绣娘可进入县城漳江镇的传承基地工作,或者在家刺绣,基地对成品进行回购。大的作品卖到数万元,小的刺绣丝巾卖到千元。桃源县总工会还将桃源刺绣纳入“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项目,在场地租金减免、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桃源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全县98万人,有28万人在外打工。我们想通过桃源刺绣的培训,将年轻人留在家乡。”桃源县文体广新局党组书记郭国球说。

“非遗+扶贫”,让曾经远在外地打工的妈妈们纷纷回家创业。郑家驿乡五里村的胡金美,曾在广州打工10年。回到家乡,拿起绣针,既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每月还有两三千元收入。

如今,在“非遗+扶贫”项目的带动下,桃源县妇联联合县人社局等部门,依托凌津滩、郑家驿、漳江等乡镇桃源刺绣示范基地,按照“公司+基地+妇女”的发展模式,带动1700多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其中就有200多名打工妇女回乡当绣娘。不少绣娘通过手中的针线脱贫致富。

“桃源刺绣是一部感性化的人类装饰艺术史,也是一部桃源女子追求幸福、崇尚美好的人文史。我们期待着,这部立体的民间艺术画卷,能被更多的人读懂;期待着民族传统瑰宝在新时代发扬光大;期待着更多新一辈传承人,不仅将老一辈绣娘的针法技艺传承下去,更将她们对于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传承下去。”翦永胜说。

(本报记者唐湘岳本报通讯员徐虹雨)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