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老电影修复 引发观众怀旧潮

2018-07-02 15:08 北京晚报

■吴学安

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上海电影技术厂首次自主修复的4K版本《芙蓉镇》和《画魂》,接受观众检验。这也是上影节自2011年起主导修复经典老片至今,第一次没有选择与国外修复机构合作。

目前国内市场上映的多数国产影片亮点难寻,内容、质量、口碑都一般,观众们不买账,才给了老片重映的机会。像《霸王别姬》这样的许多国产老电影都在修复以后产生了很大的市场发挥空间,但是这些影片如果想获得二次的价值体现和艺术价值,就离不开修复和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二次包装。从运营角度来说,老电影要想成功打开新市场,找到充足的资金支持和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至关重要。在海外关于老电影修复的资金来源有多种途径,一种是制片公司投钱去进行修复,然后通过发行获得票房收入,例如此前上映《侏罗纪公园》;第二种是一些民间资本和厂家以公益的形式投入和保护老电影,像LV这样的大品牌每年都会固定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老电影的修复。

在戛纳电影节上,每年都会有一个“戛纳经典”环节,专门放映当年全球的电影修复成果;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重逢电影节”上,修复版电影比比皆是;在美国“旧金山默片节”上,修复电影更是绝对的亮点。老电影修复方式是以自动修复和手动修复两种方式为主。所谓自动修复就是利用专业的修复软件对画面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动化处理,这种方式最大的优势是快捷,但有时如果单纯依赖自动化修复,很容易对画面造成二次破坏。业内人士称,除了技术问题,在艺术层面上还要解决对电影画面进行调色问题,以保留或者还原老影片的年代感,引发人们的怀旧情绪。

近年来,中国电影资料馆的老电影修复,更倾向于一些拥有重要文化价值、历史意义重大的影片。老电影修复不仅仅属于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公益范畴,关键要看能不能发掘出其潜藏的附加值,因为“老胶片”也可以有“新商机”。 对于电影公司来说,3D转制重映可以赚钱,对于导演来说,也可以对支持自己的影迷说,老片重映的重点在于展示自己的艺术情怀。听到老片重映的消息,观众也许会感叹“国产电影已经到了只能回顾旧作的地步了吗”?也有人担忧,过多的旧片重映,很可能会对新片造成挤压。老片重映选择重新放映的渠道很重要,例如加入电影资料馆公益放映,在电影频道针对特定观众作为佳片回顾,或者如美日等成熟市场那般,针对影迷群体开发珍藏碟片等线下产品,而不一定非要挤进院线花费高成本重新发行一遍。毕竟,有的经典佳作对于一些观众来说,已是相见不如怀念。国产老电影经修复重映且获得较高的票房,这表明中国早期经典电影的生命力并未随着时间流逝和技术革新而消逝,老电影再上银幕也能迎来又一个春天。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