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西小河的夏天》触摸80后的童年

2018-06-19 15:35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西小河的夏天》触摸80后的童年

周全导演的电影《西小河的夏天》此前曾获得釜山国际电影节、平遥国际电影展等多个电影节的青睐,还一举斩获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竞赛单元KNN观众选择奖,成为同年唯一获奖的华语片。但和很多获奖影片一样,这样一部温馨而怀旧的影片并没有在上映后成为热点。观众们都沉浸在超级英雄和爱情喜剧的梦幻之中,很容易就忽略了这部小而美的作品。

周全是浙江绍兴人,高二后就离开家乡出国留学,《西小河的夏天》是他在美国电影学院毕业回国后的首部作品。和很多导演的处女作一样,周全把目光对准了自己成长中最难以忘怀的一段时光,细腻刻画了上世纪90年代绍兴台门三代男人的成长故事。

很多观众都说,这部电影有点像去年上映的金马奖作品《八月》,都是导演的处女作,讲述的都是童年故事,故事的背景也都是上世纪90年代。但若仔细分析,《西小河的夏天》和《八月》还是有很多不同。《八月》几乎没有讲什么故事,只是把改革浪潮下,一个内蒙古小城家庭的生活状态展示了出来,黑白的影像让影片蒙上了一层诗意。而《西小河的夏天》描绘的是绍兴水乡的生活,气质上明显更加细腻温柔,导演也没有仅仅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去看世界,而是拓宽了成长这一主题,讲述了爷爷、父亲和孩子各自的成长与转变。或许是美国学电影的背景,让周全导演非常注重故事的戏剧性和完整性,相比文艺范儿的《八月》,其实《西小河的夏天》更容易被普通观众接受。父亲的隐形出轨、母亲的隐忍伟大、爷爷的丧孙之痛、孩子的足球梦想……都在这一个夏天被触发了。

虽然每个80后的童年记忆各不相同,但在《西小河的夏天》里,总有一处能引发你的共鸣。有人和周全一样,对98年世界杯念念不忘,那种激情澎湃的感觉可能会影响一个男人的一生;也有观众可能会像我一样,单单是看到妈妈在种着梧桐树的夏夜街道上骑车而过,就能立刻想到自己的童年。南方潮湿燥热的夏夜,路灯下小飞蛾萦绕着,我坐在妈妈的单车后座,偶有凉风拂过,妈妈的裙摆随着车轮飞转飘飘扬扬……这一幕是那么的真实,仿佛童年伸手可触。

之所以能让很多80后产生共鸣,是因为导演周全在还原90年代生活的各种细节上都下足了功夫。从古老的台门到老厂房、家具、摆件、服装,每一样都是美术组精心淘来,甚至是找到厂家完美复制。就连1998年的夏天,绍兴到底下了几天雨,导演也都亲自查过,并完全在拍摄时按故事的日期还原了当时的天气。如果没有这种种看似较真的创作,影片中的时代感绝不可能如此真实。很多青春片都在讲述90年代时用了大量的流行音乐或标示性的历史事件作为时代的符号,但却忽视了细节的真实,这也是周全作为新导演尤为珍贵的一点。

电影中,顾晓阳的足球梦想得不到父亲的理解和支持,却从邻居爷爷身上找到了隔代的友情。对此,导演在接受采访时多次提到,《西小河的夏天》其实是想讲独生子女的孤单感,这是他童年感受最深的,也让很多观众引发了共鸣。但确实也有一部分独生子女观众和我一样,对所谓的孤单感并没有那么深刻的感受。在和导演交流时,他的观点倒是和我不谋而合,或许正是那些和父母关系不太融洽的孩子,才会更容易产生这种孤单感,尤其是当父子关系、母女关系出现问题时,孩子又无法寻求别的支持,才会觉得自己被孤立了,无人理解。

有意思的是,周全导演带着《西小河的夏天》走过了全球多个影展,各个国家的观众对它也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说,电影里有一场晓阳幻想自己终于走上赛场踢球的戏,欧洲观众看了会感动到哭,而中国乃至亚洲的观众对此并没有什么特别强烈的反馈。可见,在东方社会,孩子的梦想往往会被大人不屑,好好学习出人头地才是主流。于是,我们的孩子,只能把更多的热情投射到为世界杯的呐喊声中去了。J203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