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年头脑太冬烘
宋代的龙衮在《江南野史》卷七中记载:“(陈)彭年,大中祥符初与内翰晁公、今相王君四人同知贡举。省榜将出,入奏试卷。天下举人壅衢而观其出省。诸公皆蹙额其容,独彭年扬鞭肆目,有骄矜贾衒之色。榜出,其甥不在选中,遂怒入其第。会彭年未来,于几上得黄敕,乃题其背云:‘彭年头脑太冬烘,眼似朱砂鬓似蓬。纰缪幸叨三字内,荒唐仍预四人中。放他权势欺明主,落却亲情卖至公。千百孤寒齐洒泪,斯言无路入尧聪。’彭年一见,怒不获已,遂抱敕入奏。真宗见而不不悦,因释其罪。”从“独彭年扬鞭肆目,有骄矜贾炫之色”中可以看出作为知贡举之一的陈彭年趾高气扬之态。故当出榜时,他落第的外甥讥骂他欺下瞒上,只顾受贿,不念亲情。但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的科考已实行糊名制,考官根本不知道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信息,故陈彭年外甥的落第并非考官暗箱操作所致。但其甥自视甚高,不能接受落第的现实,所以怒气冲天,将矛头指向作为考官的舅舅,这样极端的行为在落第者中也并不多见。
无独有偶,落第者饶竦的《下第投荆公》诗中也写道:“又还垂翅下烟霄,归指临川去路遥。二亩荒田须卖却,要钱准备纳青苗。”“青苗法”亦称“常平新法”,是王安石的变法措施之一。本是为了抑制兼并,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救济百姓,但实际施行时却出现了偏差,成为官府辗转放高利贷的苛政。百姓不贷也得贷,苦不堪言。故饶竦诗中“二亩荒田须卖却,要钱准备纳青苗”讥讽痛骂王安石的成分甚浓,却没有陈彭年甥的诗那样过激,被骂者王安石亦与陈彭年不同,见此诗后,不但不怒,更赠以十金,其度量难能可贵。
以上两首是宋代落第诗中最为激越的两首,言语之间对官员进行了讥讽痛骂。郑獬的“骑杀青都白玉麟,归来狂醉后池春。人间得丧寻常事,不避郎君走马尘”(《下第游金明池》),虽充满愤慨之情,借酒消愁,但也有自我遣怀的成分。刘克庄诗中“会须有集鸣当世,肯为无媒怨盛年。斗气烛君文卷里,更于何处觅龙泉”(《方汝一下第饯诗盈轴余亦继作》)那样的混乱社会,却令诗人愤懑不已,揭示了有才之士不知于何处实现自己的抱负、最终被排挤的现象,充满了愤慨的情绪。
除了以上论述怨恨痛骂考官和朝廷的落第诗外,还有一类特殊的落第诗,嘲讽了士人及第前和及第后完全不同的表现。如王迈所作的《简同年刁时中俊卿诗》中写道,“读君老农诗,一读三太息。君方未第时,忧民真恳恻。直笔诛县官,言言虹贯日”,此诗为王迈借刁时中未及第时所写《老农行》对其进行讽诫。刁时中未及第前,有着深切的忧民意识,但他及第为官后,“来董虎营二千间之役,诸邑疲于应命,民间悴于科募”,不但不体恤百姓的辛苦,反而给百姓增加了更多的负担。王迈作此诗,即以刁时中自己此前所作的讽刺诗来讽刺他为官后的行为,更表达了他强烈的愤慨。
(作者:李青唐,系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