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汉剧史论的扛鼎之作

2018-06-13 08:36 光明日报

在我国戏剧史上,汉剧的地位十分重要。向北,它直接孕育了京剧,甚至说它是京剧的前身也不为过;向南,它对粤剧、广东汉剧(包括闽西汉剧,亦称“外江戏”)等剧种的形成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汉剧主要流行于湖北省境内的长江、汉水流域,以及湖南北部如常德,陕西南部如安康、汉中等地。明代文献中记载的“楚调”是其前身,清初又称“楚曲”“汉调”。以往,早期汉剧的资料,尤其是剧本资料比较匮乏,人们虽然知道汉剧对早期京剧(皮黄)影响巨大,但苦于证据不足,说话总是不那么理直气壮。最近,台湾中研院收藏的《俗文学丛刊》影印面世,其中有刘半农担任中研院史语所民间文艺组主任期间征集的24种“楚曲”剧本。据台湾学者丘慧莹研究,这批剧本最晚当在嘉庆末已经刊行。这样,许多京剧剧本的来源就一清二楚了,汉剧作为京剧前身的说法也就得以进一步坐实了。

对于汉剧这么重要的一个剧种,以往的研究不够充分。近百年来,有关汉剧的研究专著仅有扬铎的《汉剧丛谈》《汉剧传统剧目考证》《汉剧在武汉六十年》以及阎金锷的《汉剧》等几个小册子,再就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邓家琪主编的《汉剧志》和刘小中、郭贤栋的《汉剧史研究》。论文中最有分量的是戏剧史家周贻白的《谈汉剧》。其余多数论文都是在讨论皮黄或其他唱腔时涉及汉剧或汉调。而湖北大学朱伟明教授等学者撰写的《汉剧史论稿》,有望改变这一状况。

《汉剧史论稿》洋洋洒洒近40万字,是一部前所未有的全面研究汉剧的史论结合的专著。其“绪论”对汉剧艺术发展的历史作了科学的分期,并全面回顾和总结了20世纪以来汉剧研究史。其正文部分共十章,先后讨论了如下重要课题:汉剧形成前楚地的戏剧活动、汉剧艺术发展历史、汉剧艺术形态与剧目剧本、“楚曲29种”与汉剧早期艺术形态、汉剧表演形态与主要艺术流派、汉剧艺术与近代汉口都市文化、近现代汉剧对外重大演出与流传、汉剧与其他剧种的关系、汉剧的剧史定位与传承保护。显然,《汉剧史论稿》的理论框架是系统而严密的,而史论结合则是全书的重要特点。

此外,这部著作还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广泛汲取前人研究成果,并提出自己的合理见解。这一点,几乎贯穿全书。凡谈一个具体问题,必先梳理前人成果,指出其合理与不足,然后顺势提出自己的见解。第二,资料翔实,论证合理,结论可靠。例如在谈到乾隆时“汉调的对外传播”时,就利用了赵翼的《檐曝杂记》、严长明的《秦云撷英小谱》、蒋士铨的戏曲、乐钧和李宁圃的《程江竹枝词》、淮盐政伊龄阿、江西巡抚郝硕、广东巡抚李湖查办戏曲的奏折等资料,大有竭泽而渔的气概。第三,视野广阔,把宏观理论框架与微观考据密切结合起来。仅以“汉剧形成前楚地的戏剧活动”为例,《论稿》作者就注意到了明末清初的楚地文人士夫的戏剧活动、汤显祖和湖北戏曲的关系、湖北的傩戏等民俗戏剧活动、田舜年的戏剧创作活动等。这样,汉剧在清朝的形成就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近7年来,朱伟明教授和她的团队在汉剧研究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汉剧研究资料汇编(1822-1949)》《汉剧与中国戏剧史上的雅俗之变》《汉口的都市化与汉剧演出形态之嬗变》《徽班汉伶第一人——米应先》《徽班汉伶米应先生平及家世考——兼论米应先对京剧形成的贡献》《明末清初“楚调”的兴起及其声腔的衍化》等著作和论文相继出版。可见,这部《汉剧史论稿》是一部集大成的厚重的学术成果,在汉剧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作者:康保成,系中山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康保成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