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非遗传承要见人见物见生活

2018-06-12 08:23 光明日报

6月9日是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据报道,上海从市级层面到16个区,都在举办形式多样的非遗活动,打造非遗活态展示平台,推进“非遗在社区”项目,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

非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源于民间,更要回到民间,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情。要使一个城市的非遗长久传承保护下去,在做好以往工作的同时,必须更加贴近市民生活,让非遗展示见人、见物、见生活,通过挖掘和寻找,让几近消失的非遗样式得以复原、濒临消失的手工技艺与市民见面。可借“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及每年的传统民俗节庆、各社区街道的文艺活动等,来普及非遗样式,让传统非遗和市民生活紧密结合。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博物馆、美术馆及图书馆,地铁走廊、商业广场、公共绿地等,推介非遗,使之成为非遗活态展示的窗口。在非遗常态展示上,需不断下功夫在更大范围营造非遗传承氛围,把非遗和文创结合起来,通过非遗的创新性转化,走出城市的特色非遗传承保护路径。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王洪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