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当代诗人“非主流”解读杜甫:他不只是现实主义诗人

2018-06-05 08:07 北京晨报

来源标题:西川 他不只是现实主义诗人

一直以来,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大众心中或者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忧国忧民的杜甫,或者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胸怀济世之情的杜甫,又或者是经过大家演绎的“杜甫很忙”中的杜甫,而在近日的十月文学院“名家讲经典”的第十场讲座活动中,现代诗人西川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杜甫。西川从杜甫的诗作入手,重现了唐代的生活细节与杜甫的生平交际,以不同于主流评价史的独特视角,捕捉到了杜甫崭新的精神特质,超越了大众对于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的局限认识,带领大家发现了作为一个复杂的“人”的形象而存在的杜甫。

诗人

杜甫长什么样?

杜甫的诗歌到现在流传下来了1400多首,其中90%以上的诗歌都是他40岁以后写的,几年前中学课本中的杜甫被众人演绎成了“杜甫很忙”,这个形象的原作者蒋兆和是中国现当代成就卓著的历史人物画家,“杜甫的标准像是蒋兆和根据自己画的,虽然画的是他自己,但能看出来他在努力地捕捉愁苦的杜甫。”西川称从杜甫的诗作中可以明确窥见他晚年狼狈的样子,杜甫从45岁开始到58岁身体一直都不好,“757年,杜甫写了《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才45岁,45岁白头发且已经快没了。759年,杜甫47岁,有一组诗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在这里他写了形象,‘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古人把头发都往上盘,他是垂过耳,就是很狼狈的样子,45岁已经‘白头搔更短’了,47岁‘白头乱发垂过耳’,还有一首诗叫《复阴》,没有明确的纪年,‘君不见夔子之国杜陵翁,牙齿半落左耳聋’。牙已经掉得差不多了,左耳听不见了。57岁,他在去世之前一年写《清明二首》,‘此身漂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右胳膊已经半身不遂了,抬不起来了。58岁的时候有一首诗叫做《小寒食舟中作》,‘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晕了眼花,什么也看不清楚了。”

杜甫的朋友圈什么样?

晚年的杜甫身体情况是“右臂偏枯半耳聋”,精神情况则是“天地一沙鸥,未见有知音”。“杜甫生于712年,死于770年,他的一生有几个阶段,早年读书漫游的阶段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天宝三年在洛阳遇到李白,后来他们又遇到高适。三个人遇到的时候年龄很有意思,杜甫33岁,李白44岁,高适39岁。”西川从这三人的相遇讲起了杜甫高大上的朋友圈,“尽管杜甫自己的官不大,他曾经是七品官,但他的朋友圈很豪华,比如高适是三品官,交往的朋友里百分之五六十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李白、高适、岑参、裴迪、元结,这都是大诗人。杜甫也认识一群画家,韦偃在杜甫草堂的墙上画马,杜甫还认识曹霸,写过一首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提到了曹霸的学生韩干,韩干在中国美术史上非常有名。”杜甫48岁写了一首《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这首诗是说杜甫管高适要吃的,杜甫还曾经在晚年找严武帮助他。”尽管一直得到朋友帮助,但杜甫还是觉得非常孤独,他57岁的时候写过一首诗叫《南征》,说自己“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江南逢李龟年》是杜甫58岁的时候写的,是杜甫要死的那一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晚年漂泊到西南,‘未见有知音’的情况下遇到一个老朋友,写下这么一首诗,但此时杜甫已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了。”

杜甫的趣味“偏瘦”!

西川认为,杜甫的文学趣味和艺术趣味都是“偏瘦”的,“杜甫曾经称赞过的初唐的书法家薛稷,此外包括吴道子、江都王李绪、杨契丹、薛稷、冯邵正、韩干、郑虔、韦偃、王宰、曹霸,这些艺术家在杜甫的诗里都说到过,其中薛稷是唐初的风格,字体偏瘦。”741年,29岁的杜甫创作过一首诗叫《房兵曹胡马》,“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758年,杜甫写了《瘦马行》。“《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说的曹霸是曹髦的后代,也就是曹操的后代。杜甫在成都的时候遇到画家曹霸,杜甫给曹霸的诗里说‘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珠相。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说的是韩干跟曹霸学过画画,韩干这个人画马不画骨头,只画肉,那就是大圆马屁股。韩干的《照夜白》现在藏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是一匹肥马,‘五陵衣马自轻肥’,衣裳和马,轻就是指的衣裳轻,轻衣肥马一定是唐朝有钱人过的生活,这种肥马杜甫不喜欢,杜甫喜欢画骨的,喜欢瘦马。”

诗作

安史之乱被推向现实主义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西川认为,杜甫成为中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他处于这个历史节点有关。“讨论杜甫的现实主义,一定要把杜甫和安史之乱时期死人的数挂钩,多少人的去世才把杜甫推到现实主义的位置。756年创作的《悲陈陶》,‘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四万义军一天全死了,触目惊心。764年创作了《释闷》,‘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烽火照着夜晚,死尸纵横。765年写了《三绝句》,其中第二首时杜甫正在云安(四川的云阳县),‘二十一家同入蜀,唯残一人出骆谷。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21家人一起逃难进入蜀地,只有一个人出了骆谷,这个人后来被杜甫碰到,就跟杜甫说起他怎么逃难。‘自说二女啮臂时’,‘啮臂而别’,就是咬胳膊咬到出血,和家人永别。766年,在《驱竖子摘苍耳》这首诗里杜甫说到‘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骸骨就是人的尸骸。也是这一年,他还写过一首诗叫做《白帝》,‘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只有百家存’。从杜甫的诗里可以感觉到一个最醒目的话题就是安史之乱死了很多很多人。”

大胆猜测描写运用象征手法

西川指出,杜甫的诗中总是涌现出很多动物,757年的《北征》中写“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759年的《石龛》写“熊罴哮我东,虎豹号我西。我后鬼长啸,我前狨又啼”,763年的《法阆中》写“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尽日无村坞”。“杜甫经常会写到动物,他在《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中说到‘白狐跳梁黄狐立’,这个城已经没人了,全是动物。在《天边行》里说到‘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鹫后鸿鹄’。杜甫对于险境和野兽有着特别的敏感,要么是杜甫遇到过这种情况,我相信有的时候是他见到的,他到处乱跑,有的时候在山野里,山野里一定是虎啸猿啼,他一定会碰到这些东西,但我也斗胆猜测一下,在不了解后来19世纪中后期法国人那套象征主义的写法之前,杜甫在唐代就已经找到了象征主义的写法。不光是动物,杜甫对人的描写也有象征手法。《瘦马行》是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以后写的,写他看见一匹瘦马,但通过这个马实际上写的是他自己和那个时代,都是一套象征的写法。”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