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国家京剧院创排京剧《红军故事》 小戏大情怀
2018-06-01 16:52 千龙网

6月1日,京剧小戏《红军故事》创排暨“半截皮带”“半条棉被”“丰碑(又名《军需处长》)”建组会在国家京剧院畅和园剧场召开。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千龙网北京6月1日讯(记者 纪敬)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京剧院正在创排京剧小戏《红军故事》暨“半截皮带”“半条棉被”“丰碑(又名《军需处长》)”。

为将京剧小戏《红军故事》完美演绎并呈现在舞台上,主创团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由天津歌剧舞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导演张曼君担任导演。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作曲朱绍玉为“半截皮带”和“丰碑”作曲并设计唱腔。京剧艺术家袁慧琴,国家一级演员毕小洋、周婧、潘月娇,及优秀青年演员郭霄等都将参与演出。

从小长在赣南的导演张曼君对于红军故事并不陌生,那是镌刻在老百姓心中的怀想,是活生生的人和事。张曼君导演不太赞成京剧只要“程式美”,她认为刻画人物是舞台演出的根本。从演员到角色要融汇真实的生活经验,综合唱念做舞塑造人物。

“用京剧的黄钟大吕表达此剧的气派气质,把耳熟能详的《长征组歌》作为音乐主题,把流传悠远的民歌民谣结合起来,展现生活的朴实美感和亲和力。同时,着重强调京剧的行当声腔、流派声腔的丰富性。”导演张曼君对记者说。

人物造型服饰将遵从生活的亲切与真实,在群体的红军服装中展现泼墨的大色块,使三个戏之间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拢聚在全局的格局调性之中。在舞美上也有巧妙设计,台口装饰的镜框寓意回望以往。舞台中央将耸立一座山样的纪念碑,起始剧终将呼应纪念的意义。在大写意的布局上,空间的道具设置将具体地突出真实感,如《棉被》的室内装置——竹床、米缸、竹椅、棉被等都是生活的再现。

京剧小戏《红军故事》的创排和展演对于了解长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长征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该戏定于7月31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首演。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