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张大林法国普罗旺斯写生作品展在京开幕

2018-05-24 08:02 北京晨报

来源标题:重走普罗旺斯 重绘存在的风景

由北京南岸九号艺术馆主办的“存在的风景——张大林法国普罗旺斯写生作品展”近日在该馆开幕,展览集中展出了油画家张大林2012年在法国普罗旺斯的50余幅风景写生创作。

法国普罗旺斯不仅是欧洲的“骑士之城”,也是艺术大家塞尚和梵高曾经居住、写生和创作的地方。提及这批作品的创作初衷,张大林称,普罗旺斯之行源于自己“重走大师路”的一个夙愿,“欧洲的一次学术交流让我萌生了在普罗旺斯写生的念头,我和几个画家朋友决定以普罗旺斯为中心点,走遍方圆200公里的路程,感受大师的创作轨迹。”

然而,当他静静地坐在塞尚曾经画过的圣维克多山的面前,一时间却有点“无从下手”,几天以后再次端详首次写生留下的8张小作品时,张大林突然有了新的感悟。此时他重新翻看塞尚作品,感觉到塞尚笔下的圣维克多山已经超脱了写生的范畴,融入了自己对家乡的浓烈感情,而张大林也最终挖掘到了圣维克多山与众不同的美——月光下的山,残阳下的山,变化的光线使其气韵生动,张大林也不禁发出感叹,“沉淀的多了,表达就越发充分。”

追寻大师走过的足迹,还让张大林意识到了西方油画语言的“根”,“面对异域的景与色,我应该找到中国人自己的油画语言。如果说塞尚的普罗旺斯油画写生是要追寻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传统绘画的理性与结构的话,那么,我的意象油画则是从中国文人的心性出发,寻找油画语言中的写意的成分。”张大林表示,在他寻找到中国传统绘画语言与油画相结合的路径后,他的油画创作之路才豁然开朗。而传统写意中国画所追求的“似与不似”也成为其后来油画创作所一直寻觅的状态。

有趣的是,2012年普罗旺斯之行留下的50余幅作品,一直被放置在画室中没有亮相。当南岸九号艺术馆馆长魏玉国偶然发现了这批作品,当即决定为张大林筹办一次专题展览,“这批作品色彩绚丽,光影清亮,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而且作品整体呈现很完整,可以作为他众多创作题材之外的另一个主题创作。”在魏玉国看来,这批作品堪称其内心的真实写照,“相由心生,从这批作品中我们不难窥探这个‘老男孩般’画家的内心世界——真诚、坦荡,心中充满阳光,对艺术一丝不苟。”

在潜心创作之余,张大林还给自己制定了“5年计划”,而写生则是5年计划的基础,“在我75岁之前都会坚持去现场写生,只有被写生的对象或者景色打动,我才能充满灵感和创作激情。”熟悉张大林的朋友都知道,崂山是张大林创作中的最重要题材,今年他特意创作了两张8米长、1.5米高的大画,以此作为连续15年来崂山写生创作的阶段性总结,“即使表现得不够充分也没关系,因为我还会再去,每次去崂山我都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在绘画中也有完全不同的提炼。”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