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儿童剧《鹬·蚌·鱼》弘扬传统文化

2018-05-18 08:21 北京商报

来源标题:儿童剧《鹬·蚌·鱼》弘扬传统文化

5月16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以下简称“中国儿艺”)召开媒体见面会。中国儿艺表示,以“鹬蚌相争”为创作灵感的儿童剧《鹬·蚌·鱼》将于5月26日在假日经典小剧场首演。儿童剧《鹬·蚌·鱼》全剧无台词,以人偶结合的肢体剧方式,展现中国式寓言童话故事。通过表现“争”与“不争”的不同结局,让孩子懂得和谐相处。

成语故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当今社会具有现实意义。《鹬·蚌·鱼》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成语故事为基础,展现中国传统文化,让孩子学会和谐相处。

编剧冯俐表示,中国故事“走出去”的核心是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和智慧传播出去,“这个成语本身是讲争斗会带来两败俱伤,实际就是呼唤和平共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流传至今,其中蕴含的价值观是相对永恒的。现在全世界都在呼唤和谐,消除纷争,有这个主题做支撑,任何国家的大小观众都会对它认同的”。

特别的是,不同于传统哑剧简单地用动作传递具体的内容,《鹬·蚌·鱼》全剧没有台词,而是用肢体语言叙述故事。剧中运用了“偶”的元素,不仅改变了演员的外形,还改变了演员的形体表现方式。其中“渔妻”这个角色会在演出中一直保持踩跷的状态,“跷功”的展现不仅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精髓之一,也让演员的肢体更加活泼、灵动。“作为一部没有语言的肢体剧,它能走得更远,走到那些少数民族地区,走到那些普通话没有那么普及的地区,给更多需要艺术滋养的孩子送去这种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让我们自己的孩子了解、喜爱上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导演吴旭表示。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卢扬 金延娣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