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李安摄
5月9日,河南省许昌市霍庄村村民在库房内为网店订单备货。霍庄村制作戏曲头饰、胡须有上百年的历史,大多数村民都有加工戏曲、社火道具的技艺。近年来,霍庄村利用互联网改变了以往小作坊、摆地摊的经营方式,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网上开店。目前全村300多户人,80%从事戏曲道具和服装的生产和销售,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
来源标题:戏具之乡的变迁
新华社记者 李安摄
5月9日,河南省许昌市霍庄村村民在库房内为网店订单备货。霍庄村制作戏曲头饰、胡须有上百年的历史,大多数村民都有加工戏曲、社火道具的技艺。近年来,霍庄村利用互联网改变了以往小作坊、摆地摊的经营方式,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网上开店。目前全村300多户人,80%从事戏曲道具和服装的生产和销售,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