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文化自信的中国让我爱得深沉

2018-04-19 10:38 中国青年网

“面向未来,我们要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加强双边和多边框架内文化、教育、旅游、青年、媒体、卫生、减贫等领域合作,推动文明互鉴,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纽带。”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省博鳌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中强调文化合作与文明交流。 

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省博鳌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非遗传承中的青年赋权与参与式发展 

大四学生王洪宇的非遗课堂,是从3分钟沙画短视频《非遗看中国》开始的。 

一声唱腔惊艳,一个身段流转。王洪宇在彩沙飞落的3分钟里,见识了江南烟雨中一声声长长袅袅的昆曲,跳出中国人热闹记忆的狮舞,红墙黄瓦筑起最美国风的官式建筑技艺,还有飞针走线吐芳挺秀的苏绣。 

近日,非遗主题沙画短视频《非遗看中国》火爆网络,惊艳了王洪宇和来自多所高校的青年朋友们。王洪宇激动地说:“从线上到线下,应把文化传播的主体聚焦于青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专家、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群摄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专家、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看来,青年是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近年来,新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不断涌现,这是由青年人推动的一个结果。在非遗保护进程中,青年网络在维系文化认同和加强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围绕非遗传承的代际责任,巴莫曲布嫫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通过的《当代人对后代人的责任宣言》:当代人应注意保护人类的文化多样性。当代人有责任确定、保存和保护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这一共同遗产传给子孙后代。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宗旨所在,就是要弘扬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化创造力。”巴莫曲布嫫提出“青年赋权”概念,即赋予青年更大的参与权和影响力,成为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及其实践的必要条件和核心要素。 

她介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当今世界18-24岁之间的青年人数超过10亿,他们是有史以来最明智、最活跃、连接最紧密,也是流动性最强的一代。在他们的参与下,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也获得了赓续、再创造和不断发展的活力。因此,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重要意义的认识发挥着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刘尚君 张群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