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电影产业如何引领500亿新时代

2018-02-14 08:28 光明日报

来源标题:电影产业如何引领500亿新时代

数据来源:《中国电影市场报告二○一七年》 制图:鲁元珍

【文创视域】

国内电影票房经历了2016年在高速路上的“急刹车”后,在备受压力的2017年成功提档再起步——在《战狼2》《羞羞的铁拳》《功夫瑜伽》等“爆款”的拉动下,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559.11亿元,同比增长13.45%。

跨入“500亿时代”,中国电影市场开始走向理性增长的稳健期,电影市场的下一个发力点在何处?中国电影产业如何走质量型发展之路?

首破500亿:

什么因素支撑了票房佳绩

数据:2017年,中国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6.2亿,同比增长18.08%。国产影片票房301.04亿元,占总票房的53.84%。公开上映的影片中,票房过亿影片共92部,其中国产影片51部。全年新增银幕9597块,全国银幕总数已达50776块。

一系列数据背后,是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增长并日益成熟的发展趋势。

“总体来讲,经过2016年的下滑后,中国电影市场又保持了较快增长和乐观向上的发展局面,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理论研究部副主任谭政指出,2017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呈现几个特征,一是总量增长,同时单片票房也实现新的突破;二是优质内容增长,以《战狼2》为代表的国产片引领中国电影票房走向新时期;三是小成本的分众市场出现,无论是《冈仁波齐》还是此前《二十二》等小众题材的电影,均票房口碑双丰收;四是契合观众的欣赏趣味以及口碑发酵的作品成就了中国电影市场的高票房。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也持同样观点:“众所周知,进入新世纪以后,北美电影市场票房收入基本上在100亿—110亿美元之间徘徊,所谓‘大年’也就是111亿美元。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3年以后,中国电影连续10多年保持了30%的复合速度增长。这个增长速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极其罕见的。”

尽管2016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但饶曙光、谭政都认为,这是中国电影提升品质、优化结构必经的阶段,也是电影产业回归理性、良性发展的信号,“中国电影整体性向好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在世界范围内依然是‘风景这边独好’”。

票房佳绩,离不开有力的政策引导和法律保障。过去,由于缺少法律依据,不少乱象浑水摸鱼充斥在电影业内,“炒票房”“炒概念”问题突出,市场不是很规范,很多资金“一窝蜂”进来,造成电影市场虚高。干扰了我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施行,首次将电影产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当中,这意味着电影产业被新时代赋予了新的重任,成为拉动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此外,《电影产业促进法》也降低了电影行业的准入门槛,提出国家将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用汇等方面全方位扶持电影产业。

相比票房总量,观影人次上的回暖更值得关注。2017年,中国观影人次达到了16.2亿次,同比增长11.19%。中国电影的发展也得益于院线的建设。由于中西部和三四线城市影院建设持续增长,让全国影院数达到了9169家,银幕数达到了50776块,稳坐全球第一大市场。

“从发展指标、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上,中国已经成为民族电影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开启了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新征程。特别是,经过2016年的市场规范,电影人更多地意识到,产业良性发展还是要靠内容说话,要沉下心来做内容,因此2017年电影市场的优质内容比以前增长不少,叫好与叫座的作品更多了。”谭政指出。

国产片票房占比53.84%:

未来国产电影能否更“叫座”

场景:深冬时节,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铜牛电影产业园,红墙灰瓦的建筑独有特色,安静的氛围吸引了东海电影集团、IMAX(中国)、盛视云图、编剧帮等企业入驻,电影产业“一站式”服务的全产业链电影产业集群已经成型。而在这里,园区和入驻企业一同推广中国的主旋律电影产业联盟也初具雏形。

从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到云年的《战狼2》,主旋律电影创造的高票房让不少电影人看到了这一市场机遇,铜牛电影产业园也不例外。

“这是国内首个以主旋律电影为主题的电影产业联盟。”铜牛电影产业园创始人刘国宁表示,希望能制作、推广中国的主旋律电影,弘扬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探索主旋律电影乃至国产电影创作新思路,目前已经有40多家企业加入联盟。眼下,主旋律联盟共同孕育的首个作品正在拍摄,主旋律电影《长江救援》预计将于今年底上映。

2017年是“电影质量促进年”,中国国产电影在类型化发展上持续发力,呈现出来的风格也是百花齐放。从整体上看,2017年国产片还是票房主力军,376部国产片贡献了约54%的票房。打开全年的票房成绩单,票房前十的影片中,国产片占了4席,前五名有四部都是国产片,分别是《战狼2》《羞羞的铁拳》《功夫瑜伽》和《西游伏妖篇》。

“以今年的票房冠军《战狼2》为例,电影中主角所表现的强烈责任感,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式的超级英雄形象,也激起了很多人心中的爱国热情。”刘国宁说,《战狼2》在全国引起的观影热潮,更说明了这类电影在传播正气、弘扬正能量方面具有特殊意义。电影人应该充分挖掘中国文化、中国元素、中国精神,创作出有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能激发广大观众的情感共鸣,叫好又叫座的电影,推动中国电影走向国际舞台。

“尽管《二十二》等电影的票房成绩在动作、喜剧电影霸屏的市场中显得十分渺小,但让我们看到了口碑引领的观影热潮和成熟观众提供的成长环境,这股力量不仅体现在票房,更体现在中国电影市场。”谭政说,这表明国产电影要赢得更多口碑,应该在剧本创作、制作技术、契合观众审美等方面下功夫。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认为,国产电影不能以影片数量的增长为目的,而是要提高电影质量、推出更多精品力作;不能以票房为目的,要追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决定电影产业发展最根本的还是好作品,必须在好作品上下功夫,提高创作质量,提升两个效益。引导优质资源向优质项目倾斜,提高作品的产出率”。

做大做强:

电影产业如何走质量型增长之路

观点:2018年元旦假期,国内电影票房同比增长91.54%,观众的观影热情持续不减,票房和观影人次维持高增长态势。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优质电影唤醒了观众的观影热情,为2018年开了一个好头。

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将呈何走势?中国电影产业如何走出质量型增长之路?

对此,谭政预计,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将呈现匀速向前发展的态势,观众和市场会更加关注影片本身的内容和质量,中国电影市场将从单纯追求大片的外在刺激与营销,回归到电影的本质:扎扎实实讲好一个故事,内容为王。

因此,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从业者都意识到,中国电影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还有很多关键环节需要攻克。

刘国宁提出,加快提升创作质量是中国电影的当务之急。目前,中国电影产业有了较大的产业规模,但同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电影工业体系相比,在剧本创作、观念创新、人才储备、投资主体以及市场规范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越是发展得快、产业规模大,越要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引导和解决。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迅速,然而中高成本分众市场仍有待培育,观众年均观影次数为1次多,远低于世界最高的4次水平,培养观众观影消费习惯仍是未来努力方向。”谭政指出,此外,中国电影产业链仍不完善,成本回收七八成要依靠票房,衍生产品开发不足;同时,明星高片酬仍在影响电影制作成本,并推高了电影回收成本的风险,这些产业发展中的问题都亟待在发展中得到破解。

“中国电影必须经过深刻的结构性调整实现结构性优化、品质提升,实现质量型发展模式、包容式增长形态,进而实现中国电影整体性的升级换代。”饶曙光说。

谭政认为,中国电影产业走质量增长之路,要重视剧本创作,使中国电影从创作到市场真正实现电影强国的目标;要完善电影产业链,推动电影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发展;要向其他电影产业大国学习,并加大电影创作经营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中国电影产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李国奇认为,中国电影下一步的关键任务就在于“发展”“质量”“改变”“团结”这4个关键词。

“要保持中国电影产业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在第一个百年目标到来之际,使中国电影的核心产业指标更加接近或超过北美地区,让我国在世界电影舞台上有更大的影响力;在第二个百年目标到来之际,产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具有更加雄厚的产业规模,构建中国电影的文化话语权,推出中国文化引领的电影标准、价值主张和文化倡导。”李国奇指出。

专家观点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尹鸿

中国以奇迹般的发展速度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电影市场,正在进入从高速发展向优质发展的新常态。未来十年的发展,需要建构既能满足中国观众精神需求又能为全球观众带来价值共享的电影文化“通用体系”,建构完善的互联网化电影工业体系,建构适应全球市场的国际传播体系。只有这样,中国电影才能真正完成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使得电影版权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对经济社会文化带动作用的最大化。只有这样,中国电影才能真正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不仅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而且用中国文化、中国精神去丰富、完善世界文化,让中国与世界人心相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享性电影文化。中国电影不再以“走向世界”作为目标,而是成为能够被世界接受和尊重的全球电影的一部分。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饶曙光

今天的电影观众群体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首先是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态势。随着迭代的更替,年轻观众的审美取向、媒介消费习惯、观影习惯都明显影响着电影产业的走向。中国电影必须重视90后观众的需求,他们对电影叙事和电影技术有着天然的高标准,与年轻观众相匹配的好故事经过高科技的转换,或能有效提高中国电影的现代化水平,进而提高中国电影的国际话语权。其次,这种结构性变化还表现在随着三四五线城市电影院建设的加快,中国电影观众群体迅速下沉,从传统的北上广深、发达地方省会城市扩展到三四五线城市,成为中国电影新的增长点。新观众的审美趣味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电影创作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给中国电影市场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面对观众群体的更新换代,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

北京大学当代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 张颐武

中国电影经过几年的爆发式增长,2016年以后进入相对温和稳定的新状态。从快速增长到趋于平稳的过程中,中国电影已经成为全球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电影都在分享中国电影的观众放量。

这一放量改变了全球的电影格局,使得国际电影市场开始出现变化,就是把中国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市场来看待。这个调整最明显的表征便是当今好莱坞大片中频频出现中国元素。这说明中国本土市场已经跟全球紧紧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电影怎么看待“走出去”和本地化之间的微妙关系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中国电影本身遇到了新的想象空间,中国故事已经开始通过想象全球来走向全球。(鲁元珍整理)

(本报记者 李慧)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作者:李慧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