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圆明园考古首次发现半圆形码头

2017-12-21 15:43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历史资料没有记载 可考证乾隆船队停靠方式

圆明园紫碧山房遗址已完成一期2000平方米的考古发掘,12月21日起启动瓦片、琉璃等出土文物的室内整理修复工作。记者21日上午从圆明园管理处获悉,此次考古中首次发现了半圆形码头,通过码头形状可考证乾隆船队停靠方式。

12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圆明园西北角的紫碧山房遗址,由于一期考古已经完成,为了保护现场,遗址已经被栏杆围了起来并有专人值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成员张利芳从2016年紫碧山房考古发掘工作获批启动以来,一直在跟进考古进度,一年多的“陪伴”让她对这里了如指掌。“紫碧山房建于雍正时期,乾隆二十五年前后对这里进行过大规模的改建。”张利芳说,虽然圆明园以园林景观为主,但内部建筑也都有不同的功能,比如祭祖、听政、上朝、休闲娱乐等,而紫碧山房就是皇帝休闲娱乐的场所。“乾隆又很喜欢江南风格的园林建筑,所以紫碧山房也是一个有山有水有石有溪涧的江南野趣风光园林建筑。”

走进遗址,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坑。“其实这是河道的一部分。”张利芳告诉记者,紫碧山房的南侧临水,历史资料显示是一条名叫北长河的河道,皇帝坐船从东边过来,停船靠岸后可以直接下船,步行十几步就能进入紫碧山房的宫门。

坑深两米左右,坑内可见两组石砌的台子,两组石台底部的直线距离不足一米,从外观看靠东的是方形,靠西的是半圆形。“这是这次考古最重要的发现,在圆明园的考古发掘当中,这是第一次发现了半圆形码头。”张利芳说,两组石台都是码头,用于泊船。“设想一下,皇帝坐船从东边过来,船身顺势停靠在东侧的方形码头,让皇帝、妃子等重要的人先下船,船再往前行几米到半圆形的码头停放,半圆形码头从上到下有个梯形的坡度,正好和船头的弧度吻合,方便固定船头。”

张利芳说,目前这些都是设想,考古发掘完成之后,还要进行大量的考证工作来解开这些谜团。更重要的是,半圆形码头在历史资料上是没有记载的。“我们的考古工作能发现历史遗迹的‘五脏六腑’,找到‘毛细血管’,这才让我们真正兴奋。”

紫碧山房主体部分占地1.37万平方米,一期考古发掘面积2000多平方米,其中包括圆明园的最高点寒山,以及值房、宫门、紫碧山房殿、含余清、澄素楼等建筑遗迹以及码头、石桥、围墙、道路、河道等附属设施,出土了瓷片、琉璃及石质建筑构件等少量文物。发现了早期散水、墙基、山体拦土墙及“满堂红”基础、排水道等新遗迹现象,基本摸清了该建筑遗存建于三合土夯筑的“满堂红”基础之上的工程做法。大部分建筑基址的“满堂红”基础是近几年圆明园考古发掘见到的最厚的,有的厚达两米,体现了清代皇家对建筑质量精益求精的追求。

记者了解到,圆明园紫碧山房遗址二期考古发掘工作要等待上级部门批复才能启动。二期启动之后,同一期一样,也将开放为公众考古基地,市民可预约参观。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作者:叶晓彦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