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融通经典与新时代阅读

2017-12-21 08:29 北京晨报

来源标题:融通经典与新时代阅读

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

提供选书、读书实操方案

作为时下炙手可热的文化风尚,全民阅读站在时代的前沿。如何架起经典与新时代阅读之间的通道,古今融通?如何探索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的有效阅读模式,传承精髓?在前不久举办的第七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阅读+”系列对话中,百家讲坛主讲人蒙曼、作家刘一达、作家祝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副司长李建臣、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曲仲就此展开对话讨论。

关键词:阅读

刘一达:每个家庭都该有几本经典著作

“书海茫茫,现在我们一年就要出几万种书。面对这么多书,我们应该有所选择。”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刘一达的《新时代全民阅读——老百姓读什么?》主题演讲中,他在分析了新时代的阅读特点包含享受和需要两个层面后,将落点放在了应该读什么书上。“在新时代,我觉得还是应该读经典的著作,经典是什么?它是经过历史长时间的检验,经过很多名家的选择、评价而留下来的文化的精华、书籍的精华。每个家庭都应该有几本经典,每个人也都应该阅读几本经典。”

刘一达指出,北京的城市格局正在经历着历史上少有的变化,在这么一种历史性的大变革当中,传统的京味儿文化显得弥足珍贵。 “这些年我也正是在做这样的努力,陆陆续续一共写了70多本书,包括小说、随笔、散文和纪实文学,都是用京味儿语言来写的。”去年刘一达发行了新书《北京话》,书中寻根溯源阐述了北京话的起因和延续到现在的历史,以及今后北京话的发展。今年刘一达的新作《胡同范儿》则写了北京的胡同,他还计划出胡同系列,称胡同是北京文化的根,四合院是北京文化的魂,“胡同这个事情怎么写也写不完。”

关键词:出版

曲仲:出版物能体现北京文脉的历史

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曲仲以“文脉北京,经典的阅读与出版”为主题,与观众分享了他对该话题的理解。他在演讲中称,北京出版集团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北京文脉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出版集团70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版了上千种有关北京文化的图书,包括《北京古籍集成》《北京历史地图集》等历史专著,也有撰写北京风物民俗的作品,比如《北京的传说》《老北京的生活》等。

在各种作品中,曲仲首先向大家推荐的是《北京古籍集成》,称其是北京出版集团的看家书。“《北京古籍集成》是从‘北京古籍丛书’中筛选出80册精华,汇集了一大批具有珍贵文献价值的古籍图书,是研究北京历史地理、典章制度、掌故轶闻、名胜古迹、诗词杂咏、人物传略、物产风俗等十分丰富的宝贵文献。它的第一本是1960年出版的《长安客话》,到今天为止已经出版了83版,其中《帝京景物略》等都是研究北京历史的重要著作。”曲仲还为大家着重介绍了《北京史》,这是第一部系统反映北京历史的专著,由北京大学历史系的专家集体撰写,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启动,一直到1999年才正式出版,“这套书全套是172本,到今天还差一本才能全部面世,而之后紧接着的就是第二轮修治。”

关键词:运河

李建臣:古运河哺育了我们民族的成长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副司长李建臣的演讲围绕《全民阅读与文化传承——运河文化一瞥》展开,阐述了北京城的建城史,水系发展史,京杭大运河的成因等历史渊源。他认为,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窥见北京文脉的发展脉络。

“到了元代,北京才真正成为一个全国统一政权的都城。而随着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各地从物质到文化的交流。北京文化真正的兴盛正是在元朝建都之后。所以,北京的文化既有帝都的特征,又有全国优秀文化输入的要素,比如徽班进京。徽班进京途中,也把该剧种传播到了整个运河领域。”李建臣认为,从运河文化中得到的启示,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开放流动,互动交流;宽容包容,兼收并蓄;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坚忍不拔,永不言败。”李建臣同时也给出了保护挖掘这种历史文化资源的两个层面的建议。“一是在物质层面。千年运河,有的地方还可航运,有的地方则已失去航运功能。对历史文化遗迹要保护好,对还在使用的运河要维护好。二是在精神层面。古运河就像我们民族的母亲,曾用她的青春和活力滋养、哺育了我们民族的成长。今天,随着现代文明的步伐越走越快,她在物质层面上的价值毫无疑问越来越小。我们应该更多地从运河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对我们研究和弘扬运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故宫

祝勇:皇家文化

是北京文化组成部分

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北京作家协会理事祝勇的关于故宫藏宝的演讲,为大家解开了关于故宫的很多谜题,用详实的数据揭开了“北京故宫有宫无宝,台北故宫有宝无宫”的实际面纱,讲述了百年来故宫文物的变迁和“一个故宫两个博物院”的成因。“目前北京故宫的文物总量是186万件,这个文物总量占全国文物总量的42%,也就是说,全国的博物馆中故宫博物院一家占了将近一半的量。台北故宫的文物总量,2014年12月底的统计数字是69万件,不到70万件,也就是说,台北故宫的文物总量不到我们北京故宫的一个零头。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台北故宫这69万件文物有超过60万件是书籍和档案,也就是说,它的纯文物不超过10万件,而北京故宫的186万件文物不包括书籍和档案,是全部实打实的纯文物,就是书画、瓷器、青铜器、珐琅器、玉器等纯文物。所以从文物总量来讲,台北故宫的文物总量跟北京故宫是不在一个档次上的,差距非常大。”

祝勇表示,到目前为止,故宫文物展出的数量只占文物总量的0.6%,“新的故宫博物院叫故宫北院,即将在北京北五环落成,那时将会有更大的展陈面积来充分地展示故宫所藏的186万件文物。”祝勇称北京是一个很特殊的城市,城市文化特点多元,以故宫为代表的皇家文化也是北京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诗词

蒙曼:诗词之美

能焕发国人内心澎湃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蒙曼则以《阅读诗词,比较借鉴与新价值》为主题,分析了她对古代和现代人们生活中诗词地位的差异。蒙曼称,中国人诗心未死。“中国古代人为什么愿意去读诗?第一个理由,‘不学诗,无以言’。第二个理由,‘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与鸟兽草木之名。’”蒙曼指出,“兴、观、群、怨”是古代讲诗的一个重要价值,也是人们读诗的一个重要价值,借诗可以交朋友,借诗可以观社会,借诗可以抒情志。诗词在古人生活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时代在变迁,“兴、观、群、怨”这个说法放在今天显然不合时宜了,那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们想要回归文化了,还有我们粗糙的生活过久了,我们想要追逐风雅了。除了这些还有什么?还有‘美’,这是永恒的追求。美其实是先于德行存在的人类最永恒的追求,而中国的各类美在诗词之中可以得到一个汇聚。诗词之美汇聚了颜色之美、音律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价值之美,在中国人的心底仍能焕发起内心的澎湃。”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作者:王琳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