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带走乡愁 那头相见

2017-12-15 15:11 千龙网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张媛) 据台湾媒体报道,著名诗人、台湾文学家、《乡愁》作者余光中昨天病逝,享年89岁。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生于南京,著有新诗、散文、评论、翻译和编辑作品等,多篇作品选入两岸三地大学、中学教科书,定居高雄。生前最后一次出现在镜头前是10月23日台湾中山大学为他举办的庆生会上。

·最后一面·   今年生日会公开露面

台湾高医副院长黄尚志昨天表示,老人是在11月27日到医院急诊就诊,家属表示余老在家出现嗜睡、说话不清等状况,诊断为急性脑中风,已在神经内科病房治疗多日;但老人病情逐渐恶化,14日上午10点04分老人因呼吸衰竭过世。余光中教授是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1928年生于中国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

余光中是台湾中山大学外国语文系退休教授,近年并没有在校开课,他曾任台湾中山大学外国语文系、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应用英语系讲座教授,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系主任,美国西密执安州立大学英文系副教授。今年10月23日,由台湾中山大学为他举办的庆生会,成了他最后在镜头前的身影。

·桃李天下·

被台湾中山大学称为

“镇校之宝”

台湾九歌出版社总编辑陈素芳透露,余光中今年给了台湾九歌出版社一本评论集《从杜甫到达利》的文稿,原本预计明年余光中大寿时出版,连书名都取好了。该书收录余光中的各种评论,从诗评到画评,也是余光中最后的遗作。

台湾中山大学称,余教授在该校外文系任教32年,深受全校师生员工爱戴,其不仅是台湾中山大学的“镇校之宝”,更是文艺界先驱,对该校的贡献卓越,教育英才无数,全校师生员工得知消息哀恸逾恒。

成就荣誉

1982年,54岁,《传说》获台北新闻局金鼎奖歌词奖

1989年,61岁,主编的《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出版,并以此书获金鼎奖图书类主编奖。获选为联合副刊第一位“每月人物”

1991年,63岁,获美西华人学会的“文学成就奖”、香港翻译学会的荣誉会士衔

1997年,69岁,获吉林大学颁授客座教授名衔及东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名衔。获中国诗歌艺术学会颁赠“诗歌艺术贡献奖”

1999年,《日不落家》获颁吴鲁芹散文奖

2000年,72岁,诗集《高楼对海》获《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

2001年,73岁,获第二届“霍英东成就奖”

2015年,获得第13届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大奖

·诗样人生·   文学界多面手  《乡愁》最经典

受到文坛大师梁实秋称赞“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的余光中,在现代诗、现代散文、翻译、评论等文学领域都有涉猎。大学时期就读外文系的他,还没毕业就在文学刊物上投稿诗作,受到梁实秋赏识后出版诗集处女作《舟子的悲歌》;毕业后,更与覃子豪、钟鼎文、邓禹平等当时文坛上活跃的青年诗人们,共同创立蓝星诗社,《蓝星》周刊也成为文坛一本非常有影响力的著作。

余光中先生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世纪,政大台文所教授陈芳明曾赞誉说,余光中在的地方就是文学中心。他为人所熟知的诗作有选录课本中的《车过枋寮》《翠玉白菜》《乡愁》等,还有由杨弦、李泰祥等众多音乐家谱成歌曲,成为流行歌的经典作品。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