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12月14日讯(记者 王焕)12月14日,2017年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成果沟通会在圆明园举行,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发布了北京市2017年地下文物保护成果。
2017年,北京市依据相关规定,共开展考古勘探183项,勘探总面积达2206万平方米,相当于3090个足球场。考古发掘67项,发掘面积66000平方米,相当于9个足球场。保护各时期古代墓葬3000座、窑址140座、灰坑905座、房址30座、井140口、道路16条。出土文物共计1万余件(套),包括陶器、瓷器、铜器、银器、金器、玉器等。
在2017年北京市考古发掘成果中,有七项重大发现,其中包括在副中心考古工作中发掘出的大量战国至清代墓葬,路县故城西南部发掘了大量而密集的汉代灰坑、水井、房址、墓葬,大兴区榆垡镇新机场南航基地机务维修设施项目发掘出清代墓葬,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考古发现魏晋家族墓,圆明园如园遗址发现清代皇家园林建筑基址,圆明园紫碧山房遗址发现清代建筑基址,房山区河北镇发现清代庄亲王园寝群。
12月14日,2017年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成果沟通会在圆明园举行。图为魏晋银质龟钮。主办方供图 千龙网发
12月14日,2017年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成果沟通会在圆明园举行。图为新机场南航基地机务维修设施项目发掘的清代家族墓地。主办方供图 千龙网发
12月14日,2017年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成果沟通会在圆明园举行。图为紫碧山房遗址。主办方供图 千龙网发
通州副中心的考古发现是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内容。大兴新机场、圆明园、房山河北镇等地的考古成果,为建设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发掘了新的内涵。延庆世园会处于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结合地带,发掘资料为研究历史上北京地区民族交融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北京市2017年地下文物保护成果是建设“一城三带”的重要文化内容,弘扬了十九大报告中的“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