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知识付费时代改变阅读方式

2017-12-10 15:27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知识付费时代改变阅读方式

去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知乎、得到、分答、喜马拉雅等众多平台涌入知识付费战场,各个细分领域涌现出一批知识付费大V,他们用专栏订阅、付费课程、内容打赏、有偿问答、社群等形式实现内容变现,在构建一个全新互联网生态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们阅读和获取知识的方式。    

日前,第七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阅读+”主题系列对话之“阅读创变,深耕文化价值”在天桥艺术中心举行。活动由豆瓣副总裁姚文坛主持,邀请作家方军,作家张萌,中信美术馆执行馆长曾孜荣,童书出版妈妈三川玲,有书共读创始人雷文涛共同探讨在知识付费时代下,阅读推广的工具、方式的变化,以及全民阅读如何推动知识经济发展。

对话现场,作家方军做了题为《互联网知识经济全景与机遇》演讲,方军认为,知识付费是传媒、出版和教育在互联网上融合之后形成的一个新的物种。方军分析知识产品的特点,概括为“边生产边发布,重视服务,重视用户参与感、引导用户行动,促成用户间互动”五个要素。但内容始终是知识产品的内核。

童书出版人、儿童教育作家三川玲做了题为《让知识更有价值,让读书会更有魅力》的主题演讲。三川玲认为,对于小朋友来说,买书看书的决策人其实是家长,因此,研究童书消费行为应该从家长入手。三川玲写书评的角度不是侧重于分析文本,而是从教育的角度来推荐,让家长知道好的教育观应该是什么样。她说:“一个孩子只要对社会有贡献,有归属感和价值感,他就是一个有社会情怀的人,就是一个有意义的人。”

喜马拉雅主讲人、《人生效率手册》作者张萌做了题为《知识IP市场的格局思维》的演讲。她认为,要谋求长期发展,需要一定的持续输出内容的能力。知识付费解决了用户的焦虑感,但是好的课程才是真正能够消除焦虑感的方法。因此,只有经过沉淀,好的产品项目、好的内容、好的主播、好的IP才会被用户所接受,而且被持续性地追逐以及喜爱。

中信美术馆执行馆长曾孜荣现场和大家分享了中国绘画中的饮食。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者认为中国绘画是四维的,像纪录片一样,带有时间的流转;而西方绘画通常是一个固定的视角,像照片是三维的。

本届阅读盛典“阅读+”系列主题对话汇聚阅读推广领域精英、各行各业大家,围绕城市文化脉络、阅读基础设施、阅读推广活动、阅读解决方案四个维度深入探讨书香城市建设的路径。

责任编辑:王焕(QX0015)作者:成长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