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评选中,来自天津歌舞剧院的男高音歌唱家王泽南在美声唱法的决赛中,获得总分最高。这是王泽南第四次参加金钟奖的比赛,之前曾获得过两届银奖。获奖后,王泽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路走来很不容易,多亏了我师父的发现和点拨,让我从一个不知道怎么唱歌的歌手,成长为一名获奖者。”王泽南道出,他的师父就是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
王泽南告诉记者,从小爱唱歌的他考入天津音乐学院时,学的并不是美声唱法,而是现代流行音乐专业。他曾参加过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但是没有比到最后就打道回府了。他还作为民族唱法的歌手参加过比寒,也在半道铩羽而归。在天津音乐学院,老师发现他的声音有美声男高音的潜质,就鼓励他学美声。王泽南当时不知道美声的真谛,凭着一副好嗓子,唱了众多歌剧咏叹调和艺术歌曲。王泽南说:“当时并不明白应该怎样演唱这些作品,只凭着年轻能唱高音,直到遇到了我师父。”
如果没有歌剧《青春之歌》首演时,天津歌舞剧院要培养自己的演员而选拔,恐怕也难以师徒结缘。王泽南说:“当时我报名是想演余永泽,金曼老师到我们剧院来挑演员,试唱后觉得我能演卢嘉川。”就这样,王泽南与戴玉强同演一个角色。在不断排练中,王泽南自己留下了一个心眼,就是找准机会跟戴玉强学“功夫”。戴玉强似乎也发现了这个小伙子是个可塑之才,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在2011年正月十五,王泽南斗胆给戴玉强打了个电话,不仅是问候、拜年,还试探着问戴老师能不能第二天为他上课,戴玉强欣然答应。
王泽南说:“跟着师父学习,不仅是声音的提高,在歌剧演出上也有提高。我不断演出歌剧,每一次都会有所进步。”这也是戴玉强欣慰的地方,王泽南这些年出演了歌剧《原野》、《青春之歌》、《悲怆的黎明》、《江姐》、《永不消失的电波》、《茶花女》、《爱的甘醇》、《艺术家的生涯》、《运河谣》和《金沙江畔》等,有些更是戴玉强演A组,王泽南演B组。
说到这一届金钟奖的决赛,他选择了《冰凉的小手》和《雨越下越猛》。他说:“这两段都很难,是男高音的试金石,但是这两段我都在平时的演出演唱过,而《艺术家的生涯》今年还在兰州演出过全剧,因此,我自己通过不断的磨练觉得是唱得最成熟的,尤其是《冰凉的小手》,因为演出过歌剧,更能体会剧中人的心情。”在决赛现场,当王泽南唱完第二首作品《雨越下越猛》,最后一个音符刚刚结束,现场观众情不自禁鼓起掌来。很多观众认为王泽南的演唱成熟大气,也符合剧中人物本身。然而,王泽南总是谦虚地说,“虽然拿了奖,但这只是新的开始,我希望未来我能到国际上去比赛,同时多多演出歌剧,还要多多为百姓歌唱,多唱百姓喜欢的接地气的歌,以后的路还很长、很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