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术馆门前大排观展长龙的同时,与之隔路相望的嘉德艺术中心也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展。人们涌进展厅,弯腰、趴伏、仰望……用尽各种姿式欣赏展厅藏品的人们中,有初学书法的孩童,更有书画大家和研究界的大咖,他们前来膜拜的正是启功先生收藏的这批金石碑帖。作为启功先生藏品的首次集中展示,人们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这些被珍视的孤品,更可以感受启功先生的书学精髓与情怀。
观展先知
展的是什么?
展的是什么?本次展览将呈现启功先生旧藏金石碑帖,包含金文、碑刻及法帖三大类,230余种,系先生生前挚爱藏品的首次集中展示。与展览同步首发的还有《启功论书绝句汇校本》,这是启功先生两部家藏本和一部草稿本的汇编,它们的出炉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难得的鉴赏和研习范本。
对于碑帖,启功先生有着特别直接的见解,他曾专门为刻碑、拓碑拍过一段边说边比画的录像视频,他说古时在碑上刻字是为了让人看明白给谁立的,为什么要立,所以碑上的字是当时通行的大家公认的字;而帖是小纸条。在没有影像复印技术的古代,在纸墨的作用下,这些碑上的铭文被拓下来,方便保存,便于留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碑帖学,而这样一门学问在收藏界也有专有名词——黑老虎,不仅是因为它是黑底白字的拓本,更多的是指里面包含的学问太深,要破译其中奥秘,必须拥有触类旁通的综合知识。当然,其中对这黑老虎最有研究的就是启功先生了。
为什么能展出?
说起这批藏品,就一定要提到启功先生与中国嘉德的渊源,因为如无渊源这些“只许看,不许拿”的好东西是断不会露出的。“在中国嘉德创建之初,启功先生就成为我们的鉴定委员会顾问。”中国嘉德负责人胡妍妍说,2000年秋天,嘉德征集到两件重要的高古法书,一个就是传为怀素的《食鱼帖》,另外一个就是宋高宗的《养生论》。“当时我去了先生家里好几次,启先生给我们讲书法的特点和鉴定上的一些诀窍。当我们决定要为这两件作品出图录的时候,启先生还专门为我们题写了书名《唐宋奇珍》。”胡妍妍说,为了缅怀先生书道国学成就,得到家属、启功艺术研究会和业内多位知名专家的鼎力支持,这批重要藏品才得以现身。
嘉德古籍善本碑帖法书负责人宋皓同时担任启功研究会的理事,她透露这些藏品在展出前大多还在先生故居维持原状,有些夹藏在书里,有些则和其它藏品摆在一处。而大量难得一见的孤品因为特殊时期被封存在铺底下的大箱子而完整保存至今。
特别提示,这次展览只持续到12月8日。
明拓《张猛龙碑》
▲《张猛龙碑》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北魏正光三年(522)正月立,无书写者姓名,碑阳二十四行,行四十六字。碑阴刻立碑官吏名计十列。额正书“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三行十二字。古人评价其书“正法虬已开欧虞之门户”,被世人誉为“魏碑第一”。
这是启功先生生前最为珍爱的碑帖之一,直到快50岁那年他才得到了一件《张猛龙碑》的好拓本,如愿以偿。1961年,启功在琉璃厂的碑帖店发现了这件明拓本,可惜价格昂贵没能收入囊中,几经周折历时一年交涉才用七种家藏善拓,与店家换这件《张猛龙碑》。
《论书绝句百首》
这可是启功先生对于书学研究的“秘笈”。启功先生所书《论书绝句百首》,其内容广泛,上至两汉,下至明清,又蕴含先生书法创作的理念与学书经历,由此可以想见先生书法追求的轨迹,可启迪后之来者。先生创作《论书绝句百首》的缘由,大抵是受到包世臣论书绝句十二首的启发。其创作时间可以分为两段,1935年先作二十首;后八十首为1961年至1974年所作。
《论书绝句百首》有多个版本,目前启先生家藏为三种:一为简注稿本,计二十纸,为草稿本之誊清本,每诗之后有简注,为先生上世纪70年代抄录;二为残本,计七纸,每诗之后有简注,用苑北草堂笺,为先生七十年代抄录;三为定稿本,计二十纸,每诗之后无简注,为先生1982年抄录,曾在嘉德上拍并被启功先生购得。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展出了其中两个珍贵版本,一个是70年代写本,另一个是1982年写本。
八大山人刻帖
▼启功所藏八大山人刻帖,传世仅见,也为他所珍视。彼时,海内外研究八大山人的重要学者黄苗子、王方宇等,都曾向启功先生借去研究,并写文章考证书写年代,无疑是独一无二的珍贵资料。
唐柳公权书《玄秘塔碑》元明间拓本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简称《大达法师玄秘塔碑》,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因体势劲媚,骨力遒劲,结构严谨,字体清秀,有“柳骨”之称。
1965年,启功先生54岁时初得此本,84岁(八十三周岁)时又跋一次,提到自己目力渐渐衰退,比这更小的字得要戴眼镜才能看了。此时,1995年,已是整整三十年。他还说,自己临这本帖最勤,十年内临了十余本,然而“学业无恒”有所荒废,如今老了重新用功,以补年轻时之过。这也是他八十岁以后临的第一通帖。
启功先生还认为,此册“超字未损”,拓的时代可追溯至明初,甚至与宋拓相比都毫不逊色。信报记者 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