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位专家共探夏商玉器的发展
夏商时期,是玉文化频繁互动的高峰。因此,在此次特展期间,国内外80余位玉文化研究专家齐聚一堂,在“夏商时期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以宽广的文化视野来看夏商玉器的传播发展,揭示金沙玉器的最新研究成果。
据王方介绍,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共出土玉璋300多件,超过全国其他地方出土总量。玉璋最早流行于夏朝时期的黄河流域,商灭夏以后,商人并没有使用玉璋的习惯,于是夏朝后人就把玉璋进行扩散传播,而古蜀人则在此时继承和发展了夏朝宗教的观念和礼制的思想,使玉璋成为古蜀文明最核心的礼器。
玉文化并未止步于平畴千里的成都平原,而是从这一西南广大地区文化交流的“中转站”继续延伸,经四川盆地走向岭南地区,甚至到达东南亚地区。领玉璧、凹刃玉凿等有着鲜明特色的玉器,曾在越南、泰国等广袤的区域出土,成为不同地区文化交流的有力证据。
越南考古研究院院长阮金容先生介绍,目前越南境内在两处遗址中共发现了8件玉璋,位于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地区的冯原遗址就是其中之一。冯原遗址属于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文化的过渡时期,距今约4000年,根据同时期中国和越南的史料对比,可基本认为冯原遗址的玉璋是由中国传入越南。
从中原到西南,从黄河下游到长江流域,夏商玉器就像一位文化的使者,将夏商时期的全部精华传播四方,也折射出了当时地域之间交往的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