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汉字 天生的图画

2017-10-27 08:09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汉字 天生的图画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新出版的图书《柒》,封面设计很有特色。它巧妙地将文字图形化,用几枚花枝摆放成一个“柒”字,对这部由几个不同故事构成、探讨成长与命运的小说集子来说,无疑增添了一些趣味性。

文字图形化是平面设计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技巧。而汉字作为当前各国语言中少有的图形表意文字,在文字图形化方面有着其他文字难以比肩的先天优势。因此,在我们当前大量要么学欧美、要么学日本的书封设计中,不断涌现出利用文字图形化方式设计的封面,并且呈现出多种方式,无疑是一个好现象。

最常见的文字图形化方式是同构方式,即字图一体,以字为图,图也是字。如这本《柒》。再如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日本小说《墙》、《箱男》等。这些设计中,文字与图形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构思巧妙。而中信出版社“知中”系列中的《了不起的宋版书》,不仅以宋体字雕版图案的方式展现出图书名字,同时也顺理成章地将书名的文字立体化起来。

文字立体化正是近年来进行文字图形化的一种新实验。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自己培养自己》,书名中的“自己”二字就立体化了。这种设计很符合该书所强调的主旨:不断自我提高,成为让自己都惊讶的自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宅人约会指南》,则将书名的所有字都立体化,仿拟大楼形象构建起“宅”的概念,很有视觉冲击力。

文字立体化的冲击力虽然强大,但若是没有了文外之意和巧妙的构思,则会变得平淡无奇,几乎等同于一种字体了。所以,也有人采用重叠的方式来实现文字的图形化。如中信出版社的《找我》,利用“找”、“我”二字的相同结构,将之重叠在一起,用来凸显寻找难题答案的艰难和困惑。

还有一种文字图形化方式是直接放弃了文字的抽象笔画,而利用图形图像来替代笔画,构成文字图案。如中信出版社的《1913,一战前的世界》,其书名扎根于书中对一战前全球二十几个城市的分析和综述,以摆放城砖的方式完成书名的设计。同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甲马》,也是借助书中核心事物的图案来构建书名文字,它选择的是充满了历史沧桑感的祈福甲马纸的残片图案。

与上述情况相反,还有一种文字图形化方式,却是放弃图形图像的固有要素,直接运用经过拆解的汉字笔画来重新构建抽象的图形图像。如新星出版社的《有聊胜无聊》、中国书籍出版社的《命悬一线》等。其封面上的图案完全是由抽象的笔画构成的,至于是什么图案,表达的是什么意义,颇为难猜,只是“不明觉厉”罢了。

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一九四九年后中国字体设计人:一字一生》,因为本来就是一本讲文字设计的专业书,所以封面图案也是别出心裁,有一个大大的少了短横的“了”字。这是一种减少笔画的汉字图形化方式。减少笔画不像解构笔画再重构图案那样抽象,但有些设计同样让人有“若是若非”的感觉。这个少了一横的“了”字就是如此,是“一了百了”吗,还是“残缺的孑然”呢?也许去猜它的意义就是错的,它就是一个起装饰作用的抽象图案罢了。但如果内文中的章节名也是花心思进行了“异化”的设计,是不是就必须要猜了?看看这本书的章节名,谁能一眼就理解它的内容?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作者:文珍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