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70后作家谈“瓶颈与出路”

2017-10-26 07:50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70后作家谈“瓶颈与出路”

10月24日,由北京出版集团旗下《十月》杂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瓶颈与出路:青年作家创作论坛”主题活动举行。以70后为主体的一批实力派作家鲁敏、乔叶、张楚、弋舟、李浩、付秀莹等汇聚一堂,探讨文学尤其是有关小说创作的话题。

在中国当代文坛,“70后”的概念是伴随着新概念作文大奖赛推出“80后”作家诞生的,带有一定的被动色彩,因此存在着“被遮蔽”的说法。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就纯文学领域而言,80后作家还未完全成熟,70后为主体的中青年作家已成为文坛的中坚力量。

尽管不断推出令人瞩目的作品,但作家们没有回避他们的焦虑和困惑,他们自我反省、自我批判的态度直白得令人吃惊。作家李浩坦言,一年中,他其实有半年时间在焦虑,他每写一部作品都在不断推翻。他说,期待自己能写出百科全书性质的作品。作家石一枫则感慨,过去写得很带劲儿的题材,现在却觉得没劲了。但他认为这还不是最大的写作瓶颈,自我怀疑、自我批判这种瓶颈才最难解决,“我认为适合写小说的人,要符合两个标准,一是心地简单,一是思想复杂。拿这两个标准来衡量,我真是惭愧。”作家张楚善于书写小县城的纸上王国,他曾经想过离开故土、离开内心,去写更宏大、更有棱角、更有哲学思辨的人和事,“但一想到改变就恐惧。”他不得不承认,曾经厌弃的县城还是他的福地。

作家的创作状态、写作题材和方式各不相同,对写作的体悟也各不相同。但事实上,也有作家感觉自己很幸运,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出路。作家乔叶说:“在梳理自己的创作时,慢慢有个回归的过程。”她称自己新作《藏珠记》,就是一次任性的写作,这次写作让她相信,“脚踏在大地上,就有出路。”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作者:路艳霞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