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0月15日,作家、红学家俞平伯去世。
俞平伯的曾祖父俞樾是清末著名学者,父亲俞陛云为探花,因此俞平伯自幼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1915年,俞平伯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在校期间他投身新文化运动,1918年5月他的第一首新诗《春水》和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一起刊登在《新青年》上,成为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
1923年俞平伯出版《红楼梦辩》,考证出《红楼梦》原书只有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是高鹗续作。与胡适一同称为新红学的奠基人之一。
俞平伯,新文学运动初期的诗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执教于著名学府。参加北京大学的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文学团体,提倡“诗的平民化”。
他是周作人一派“言志”散文创作的代表作家,有散文集《杂拌儿》《燕知草》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其散文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