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文化与科技融合 便捷百姓生活

2017-10-15 15:37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文化与科技融合 便捷百姓生活

10月14日,本市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现场推进会举行。调研组分东、西线走访了莱锦文创园、郎园文创园,以及清华科技园、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关村数字电视(牡丹)产业园。在清华科技园,园区的天使智心科技有限公司、明略大数据等将近20家企业展示了它们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这些科技含量十足的文创企业和富含文化内涵的科技企业,或依托高新技术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感染力、传播力,或通过加快高新技术成果向文化领域转化应用,促进文化与科技双向深度融合。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为文物古建建立“数字档案”

通过拍摄二维的图片,也能重建三维模型,给文物建立数字“档案”。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高伟博士为大家介绍了“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系统”。只要轻轻一点,就能了解文物古建的“前世今生”,不用再去翻阅卷帙浩繁的文字档案了。

高伟介绍,三维重建系统利用多幅数码图像来恢复物体深度,通过采集储备的海量素材,给图像的每个像素点赋予深度信息。“点击画面里任何一个点,都会获知它的三维信息,许多不开放的区域也能‘近距离’观察。”

据了解,该技术目前已进行试点应用,与五台山龙泉寺、颐和园石舫、北京房山云居寺、山西佛光寺等合作,为它们提供数字建模。除了为古建提供数字化保护外,融合了科技与文化的三维重建,市场应用前景也很看好。“比如可以应用在旅游领域,如果景点里有一幅壁画是在一个雕塑的背面,游客不可能爬上去到后面看。”

清华科技园

智能眼罩 助眠又减压

“欢迎大家来到清华科技园,我是西施机器人。”走进清华科技园幸福科技实验室,一位长发飘逸的古装“美人”正在迎接大家。在为大家介绍自己的时候,西施机器人不仅笑语盈盈,而且眉梢嘴角的表情时刻进行着自然的调整,可以说十分逼真。在她的身旁,宽袍大袖的王阳明机器人则正在“挥毫泼墨”完成书法作品。

情绪焦虑?经常失眠?在清华科技园,记者看到了这样一款神器——助眠减压智能眼罩。这款眼罩能帮助用户迅速进入睡眠状态。它不仅仅是挡住了光线,其独特的设计会产生视听刺激,这会触发大脑中最佳自然睡眠周期的模式,从而诱发深度放松的睡眠。还可以监控神经系统的波动、体温和眼球移动,根据用户需求设置不同模式。

中关村数字电视(牡丹)产业园

开发“手机伴侣” 随时随地看电视

走进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牡丹数字文化体验中心,多项数字文化创意产品和互动体验产品让人大开眼界。有栩栩如生的数码媒体艺术、为北京APEC会议、“一带一路”峰会特别定制的数码屏风……一切互动体验和创新艺术形式,都源于数字科技和文化创意的深度融合。

正在追的剧开播了,在外无法收看怎么办?网络看直播足球比赛,网太卡怎么办?目前,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刚刚研发出了一款广播电视接收模块,只要将它插在手机的USB接口上,就可以轻松接收广播电视信号和城市多媒体信号。随时随地,想看电视,就看电视!工作人员将这款模块亲切“昵称”为“手机伴侣”。该公司相关研发人员告诉记者,这个产品虽研发出来不久,但目前已经量产,即将投入市场。

郎园文化创意产业园

用大数据为观众“私人订制”演出

你最喜欢什么时间段观看演出?偏好什么类型的演员进行搭档?什么剧目才是你的“心头好”?通过大数据分析,你的这些个人观影喜好通通都可以得到满足。今年年底,郎园文化创意产业园虞社演艺空间将首次尝试把大数据运用到演艺场所的运营中。

红砖墙上爬满枝蔓,林立的海报预告着即将举办的展览、书友会、沙龙,阳光洒进24小时开放的玻璃书房……漫步在秋日的郎园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前身万东医疗设备厂的破败感已是无处可寻,它的文艺气息中正越来越多地飘出科技的味道。

在这所被誉为“CBD唯一创意办公环境”的园区里,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上演:2014年园区打造的特色“郎园国际创意文化节”里就以“科技·人文·艺术”为主题,设置了“新媒体艺术展”环节,艺术家们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赋予艺术新的活力和表现形式;2015年的文化节则以艺术和科技介入环保,一个直径约10米的月亮模型,可以通过感应周围环境中PM2.5的数值来调节亮度,成为创意文化节的“大明星”;2016年在文化节开幕式现场,来自全球领先的工业机器人、特斯拉的制造者——KUKA机械臂,与舞蹈演员合作的一支中国风与国际范相结合的动感舞蹈,让在场所有观众眼前一亮;今年的文化节聚焦“科技·艺术·公益”,公众在互动区可通过骑车点亮彩色球,为公益助力。

“我们希望借助科技的手段探索新的运营方式,让文化和艺术在科技的助力下焕发出更大的活力。”郎园总经理赵春燕对于两者结合的未来寄予无限憧憬。

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

高科技企业入驻带来混搭风

低矮的小白楼,大片的绿色草坪,任谁初次踏进这片文艺范儿十足的园区,也不会想到这里就是京棉集团二分厂的旧址。

据园区负责人朱能强介绍,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于2009年12月开始改造,2011年9月18日正式开园。园区在改造时,充分保留老厂房锯齿式屋顶的建筑特色,发挥利用了天窗天光的独特价值,将旧厂房改造成为46栋300至5000平方米的独栋花园式低密度工作室,让旧建筑延续新生命,老厂房中树立新产业。

虽然主打文创特色,但是一批高科技产业的入驻也为园区带来新的活力:园区内新三板挂牌的5家企业之一的安世亚太通过精确建模,得以精确透视产品特性、加工特性、试验本质及制造过程,帮助企业优化产品性能,减少物理样机及试验,有效降低设计及制造的成本和时间周期;蓝海电视的“蓝海云”致力于打造一个视听节目及素材远程上传、远程制作、高智能媒资管理、全媒体发布和全球发行的云平台,为实现“海量中国内容,全球规模传播”搭建了一云多屏,一网多模式的全产业链高效融合的生态体系……

 

责任编辑:王焕(QX0015)作者:孙乐琪 牛伟坤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